1953或1954年,,我在鄧縣(現(xiàn)鄧州市)城關二小讀高小。我們班大多是縣城學生,,農(nóng)村的很少,,我是農(nóng)村的其中一個。我家在縣城湍河北邊張坡村,,離二小約有六七離地,,每天早早起床,吃了飯就踏著晨曦往學里趕,。中午在學里啃自己帶的干糧,。那時,日子苦,,干糧大多是黑窩頭,、野菜團子,,每天從城里的食堂門前過,聞著飄出來的飯菜香,,常常饞得要吞咽舌頭,。最想吃一碗臊子面,可是兜里沒錢,。
秋天,,俺家地里結(jié)了不少北瓜(南瓜),煮北瓜菜,,沒一點油星,,吃得厭煩,為了吃一碗臊子面,,我騙母親要錢買練習本,。她說吃鹽都沒錢買,你抱個北瓜到城里賣了,,總夠你買練習本了,。
第二天,我真的扛了個北瓜,,可是累了一身汗,,跑了半個城,沒人理我,。我只好把北瓜拿到學里,。一個城里學生譏笑我,你的北瓜能當飯吃?我羞紅著臉說,,送給親戚家哩,。
在我的意識里,城里學生見多識廣,,俺農(nóng)村的孤陋寡聞,,覺得比人家低一碼,很自卑,。我的同桌也是農(nóng)村學生,,惺惺相惜,似乎看穿了咱的心事,,低聲問我,,想換倆小錢啊?我點了點頭說特想弄碗臊子面。他自告奮勇,,說我?guī)湍恪?/p>
中午放了學,,他吃他的“黃金塔”(玉米面做的),我啃我的黑貼餅(紅薯面做的)。吃完后,,他說你扛著北瓜,,咱們?nèi)セ▓@街試試。我們把北瓜放到街邊,,看到有人走來,,他叫我喊賣;我不好意思,他就喊了起來,??墒牵^去好幾個人,,也沒人要,。看來,,大晌午,,不是時候。他說花園街往小十字街拐角處那個飯館的臊子面特好吃,,咱們?nèi)ピ囋嚹帽惫夏懿荒軗Q一碗,。
我扛著北瓜,畏畏縮縮跟著他進了飯館的后廚,。一個跑堂的伙計看見我們,,說要吃飯進前門去。正在炒菜的師傅,,看了我們一眼,問我們有啥事,。我的同桌說俺們想吃臊子面,,沒錢,能不能用北瓜換?師傅淺笑了一下,,說真稀罕,,你們是學生?我同桌即刻回答,俺們是二小的學生,,農(nóng)村的,,家里可憐,沒錢,。師傅說給你們一小碗,,愿意了就把北瓜放到白菜堆邊。我趕緊說可中,,可中!
不一會兒,,跑堂的伙計真的給我們端來一小碗臊子面。我同學畢恭畢敬的接住,,連聲說謝謝!我找了一個空碗,,一分為二,,我們就站在后廚,三下五二都把自己的半碗臊子面吃了個精光,。當時覺得那是從未吃過的香啊!真叫美死人!
那天放學后,,我步履沉重的回到家里,很覺不安,,我趕緊幫母親抱柴燒火做晚飯,,騙她說,瓜賣了,,夠作業(yè)錢了,。母親顯得高興,我內(nèi)心更難受,。爹媽為了孩子們,,整天累死累活,特別是母親,,總是盡著俺們吃喝,,自己饑一頓飽一頓,很少進城,,更舍不得買晚飯吃,。我暗下決心,長大后,,掙了錢,,一定給我媽買臊子面吃!
那半碗臊子面,似乎成了我前進的一種動力,。我在學里很用功,,回家干活也賣力。那時,,考初中相當不容易,,我們村六七個學生考初中,僅僅考上了兩名,,我是其中一個,。上初中,后來上高中,,上大學,,都是住校,我一直享受國家的助學金,。當時,,如果沒有助學金,我家肯定供不起我上學。
感恩,,是我終生的愿望;我感國家恩,,感父母恩。我在北京參加工作后,,探親回張坡村,,拎著一個陶瓷罐,進縣城,,專門給母親買了兩碗臊子面,。后來我調(diào)回鄧州工作,我們弟兄,、姊妹,,把父母接到城里養(yǎng)老。68歲的父親患胃癌,,由于我們的精心護理,,73歲才離開人世。母親兩次中風,,臥床十多年,,92歲才告別我們。
現(xiàn)在,,生活富裕了,,別說臊子面,想吃啥,,都有錢買,,但我更我忘不掉那半碗臊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