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閱讀《紅樓夢》,越看越有味,越看越入迷,。掩卷遐思,發(fā)現(xiàn)曹雪芹老先生在濃墨重彩描寫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故事的同時,,薛寶釵也呼之欲出,翩然而來,。翻閱數(shù)遍,,費力搜尋曹雪芹對薛寶釵的評價,以及眾人對薛丫頭的看法,,搜來尋去,,幾乎沒有找到什么微詞。一個妙齡少女為什么能夠在侯門深似海的封建禮教家庭中,,獲得如此厚愛,,我認為在薛寶釵身上,具備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天賦優(yōu)勢,。
天降一個美人來,。薛寶釵出生在一個皇商家庭,多數(shù)親戚朋友在朝中做大官,,因此,,她的社會地位比較高,,生活閱歷豐富,,文化教養(yǎng)深厚,藝術趣味高雅,。若與同時代的少女們相比,,真是天上地下,不能比也無法比,。加上她天生容貌出眾,,辦事隨和謙恭,贏得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好評,,也就順理成章了?!都t樓夢》書中多處對薛寶釵的婀娜多姿進行描述,。第四回“薄命女偏遇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中寫道:“寡母王氏乃現(xiàn)任京營節(jié)度使王子騰之妹,,與榮國府賈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四十上下年紀,只有薛蟠一子,。還有一女,,比薛蟠小兩歲,乳名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這里的“肌骨瑩潤”四個字,,清楚地表明了薛寶釵長得如同透明的美玉一樣,,美貌絕倫。第五回接著敘述道:“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了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大家都知道,小說中的主人公林黛玉是曹老先生著意描繪的對象,,可薛寶釵在曹老先生的筆下卻被授予“人多謂黛玉所不及”的評價,。
滿腹詩書氣自華。薛寶釵不僅長得美,,而且好學上進,,在她身上,絕沒有一般少女的低俗氣,。薛寶釵是把做一個遵從婦德的貴婦人,、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作為自己終生追求的奮斗目標。在和賈寶玉初始的接觸中,,賈寶玉并沒有把全部的愛心與熱情,,全部傾注到林妹妹身上,常常是“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書中第四回,,曹雪芹是這樣向讀者介紹薛寶釵的“當日有她父在日,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這說明薛寶釵在家受過系統(tǒng)完整的私塾教育,其天賦高過常人許多,。因此,,薛寶釵來到大觀園后,在與兄弟姊妹的交往中,,無論是填詞寫賦,、吟詩作對,都能掂得起,,放得下,,不失為一個聰明伶俐的才女。第十七回介紹元妃回家省親,,鼓勵弟弟妹妹展露才華,,吟詩風流。薛寶釵以“題凝暉鐘瑞”為題,,寫道:“芳園筑向帝城西,,華日祥云籠罩奇。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文風已著宸游夕,孝化應隆歸省時,。睿藻仙才瞻仰處,,自慚何敢再為辭?”第三十七回,李紈牽頭成立白海棠詩社,,薛寶釵即興又作題為“詠白海棠”一詩:“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隔了一天,,姐妹們又作菊花詩,,薛丫頭以“憶菊”為題,又作詩一首:“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際,,冷月清霜夢有知,。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遲,。誰憐我為黃花瘦,,慰語重陽會有期,。”俗話說詩言志。薛寶釵通過填詞作詩,,不僅顯示自己的卓越才華,,而且直抒胸懷,展示與眾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向往,。
品格端方不張揚,。薛寶釵言行舉止,所作所為,,給讀者的印象是樸實的,自然的,可愛的,。曹老先生在書中第七回是這樣評價薛丫頭的:“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曹雪芹還在書中的第八回再次向讀者介紹薛寶釵:“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按道理說,她出身富家,,背靠大樹,,即是對人霸道些,刻薄些,,也屬正常,。然而,薛寶釵沒有那么做,,對人極其和善,,真情待人。她一般總是扮演參與者的角色,,處于被動地位,,從不爭當主角,更不想以勢壓倒別人,。偶爾,,賈府里給了一些小權利,她也用其一半,留下一半賣人情,。薛寶釵平時教育下人,,循循善誘,語重心長,,字字透著關心,,句句顯示體貼,沒有仗勢欺人,,更沒有以勢壓人,,深得大家信任。整體評價薛寶釵,,她的確是一個富有正義感,、富有同情心、注重關心人,、注重團結人有良知的好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