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村孩子,,小時候除了上學,,就是跟著父母去往田間,,父母不讓我獨自走遠,,總怕有個閃失。說起來,,真有點做人之險,。雖說農村孩子命賤如土,那也是父母的心頭肉,,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實屬不易,。
在我幼年的心里,常想著村莊之外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我只知道村莊里的雞鴨,、田頭溝畔的青蛙,還有天空飛翔的小鳥。
最遠的是跟著父母步行去十里外的集市,,其次是去外婆家,。兒時總認為村莊外還是村莊,自己出生的地方是大村莊,。
我對小城完全沒有概念,。小城是什么?像畫中的長城嗎?像老師講的北京城嗎?我不敢問老師,,因為這無關學習,。說到底,我是個沒見過世面的鄉(xiāng)村娃!
走出了村莊,,我才知道世界之大,。
水上樓,是個多具詩意的名字啊,,心想著是不是坐落在水上的高樓?像小人書里的西湖一樣美麗?……
有一次坐在客車上,,有人說:水上樓到了。睡意昏沉中我急忙扭頭去看,,卻被旁邊一輛并行的客車擋住了視線,,當時我失落了很久。
小城的酒廠在我的記憶里飄著酒香,。那時,,我舅在酒廠里做事,我舅爺在酒廠里任要職,。有很長一段時間,,父母在農忙之外拉著木架車走鄉(xiāng)串村收空酒瓶,一個個檢查清洗干凈后,,再走長長的路拉到酒廠,,一個瓶能賺上幾分錢,這能給我們姊妹賺點學費,,補貼一點家用,。然后從城里拉回了成壇的醬油和豆豉去賣。我有些不解,,酒廠還生產醬油?那時故鄉(xiāng)小城里的酒是純糧釀制,,醬油、豆豉味道醇厚,。如今的醬油,、豆豉,除了咸沒有什么味道……
上小學時,,坐同學的自行車進城,,那是我的初見。自行車壞在半路我們推著跑了半天。買十支筆芯贈送一支,,為了想得到贈送的那支,,我向同學借錢買了十支。筆芯村里也有賣,,但這是城里的筆芯啊!我也是進過城,,見過世面的人了,好有自豪感,。
從此,,我對小城有了具體印象:路光,房子高,,人多,。
我曾在二高中上過不到兩月的體校。一次閑暇,,踩著午后的陽光,,我獨自在城里轉悠,誤入一個院落,,看見擺放在地上的范仲淹的白色石像,。我虔敬地站在石像前,久久沒有挪步,。這就是寫《岳陽樓記》的偉大人物,,我有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默念著他的文章,,我走上了已被挖開缺口的黃土壟,。壟不算高,走人可以但行不了車,,與雄偉不沾邊,,像我以前無數(shù)次走過鄉(xiāng)下溝畔的黃土壟。壟上有留下的樹坑,,壟邊低凹處是稀疏的樹,,樹不挺拔也不偉岸。這就是城墻了,。
告別了校園生活,,我離開了小城,為了生活四處漂泊,,只在過年時,、父母病時才匆匆回家。我?guī)е颐Υ┻^小城,,又帶著不舍與掛念,,擠進擁擠的火車,。我成了故鄉(xiāng)小城匆匆的過客。
如今,,小城日新月異,,再也不是我兒時記憶的舊模樣。我期待故鄉(xiāng)的小城有一天像清明上河圖那樣走向世界,,在世人心中有著沉甸甸的分量,。
故鄉(xiāng)的小城,是我人生開始的地方,,是我生命的起點,,從這里我走向遠方。
故鄉(xiāng)的小城,,我期待有一天,,我不再為生活奔忙時,,一定要走遍你的每一條小巷,,每一個街道,每一寸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