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李明申先生的一幅佳作《塬上金秋》,這幅照片拍攝于2015年10月,,地點在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作品真實地記錄了黃土高原上金秋的豐收圖景,也反映了當?shù)馗鞯钠D難和農(nóng)民的不易,。作品構(gòu)圖豐富,、層次分明、明暗對比強烈,,粗獷中顯細膩,,景致外見精神。仔細領(lǐng)悟之下,,更感覺拍出這樣一幅好作品的不易,。
構(gòu)圖:突出照片的主題。
金秋十月,,是農(nóng)民的收獲季節(jié),。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條東西小路相連的幾個打谷場,左邊的兩個打谷場上堆著玉米桿,,右面的場上是圈著的高大玉米垛和兩堆碾壓過的谷穗,,沒有打凈的一堆和玉米穗垛用防雨布遮蓋著。近處,,還有沒收割的大豆,。畫面告訴我們的是:豐收!
豐收來之不易。畫面右邊溝壑的對面,,那個地形應(yīng)該叫茆吧,,上面是層層梯田,是要付出甚多才能開墾出來的,,梯田下面是細繩一般彎曲的小路,,可以想見攀登耕作和運回勞動果實的艱難。
層次:展現(xiàn)高原的特色,。
由于黃土疏松加上地表裸露,,導(dǎo)致沖刷形成溝壑地貌,這是黃土高原的突出特色,。一道道溝壑,,明與暗的對比形成了攝影畫面的層次?!盾辖鹎铩方幍臏羡职严噙B的彎曲的塬的頂部分成了近景和中近景,,右邊向里延伸的兩條溝壑分成的三個部分構(gòu)成中遠景,左邊寬敞的溝壑及兩邊的景色以及遠處的黃土梁構(gòu)成了畫面遠景,。
更加巧妙的是,,近景中的種大豆的坡地斜面和打谷場與梯田構(gòu)成的平面使得近景和中近景立體感更加強烈,。那條近乎水平的電話線將畫面分成了上下兩個部分,筆直的電線桿和圈圍玉米穗的木桿與不規(guī)則的高原地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更加強化了黃土高原耕作環(huán)境的惡劣,,強化了黃土高原上耕作的農(nóng)民的辛苦和豐收的喜悅。自然之景和攝影師的精心選擇,,使得《塬上金秋》層次分明,。
色彩:記錄美好的瞬間。
《塬上金秋》是多姿的,,也是多彩的,。畫面上的色彩有金黃的玉米穗,褐色的大豆,,綠的樹,,黑色的背光溝壑,藍色的天空和防雨布,,讓拍攝的畫面五彩斑斕,。
給畫面抹上動人色彩的是陽光。據(jù)李明申先生介紹,,拍攝那天,,起初是陰天,他在選定畫面以后,,總覺得缺點什么,,后來感覺到缺的是亮麗的光彩。于是他耐心的等太陽出來,,陽光照射過來,。從八點到十點,這一等就是兩個小時,。耐心給攝影師帶來的是喜悅,。據(jù)介紹,太陽普照大地的那一刻,,仿佛是大舞臺上的追光燈,把一切該突出的地方都聚焦了,。天更藍了,,樹更綠了,那一個個的打谷場都泛著白光,,那遠處溝壑兩旁的景物更清晰了,。
不可能像畫家那樣可以隨意在作品中添加事物,也無法隨意涂抹自己想要的色彩,。這是攝影被關(guān)上的那扇門,,而《塬上金秋》的成功告訴我們:辛勤和耐心能夠彌補攝影手段的不足,。與其在關(guān)著的門前留連忘返,不如去開著的窗外尋找屬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