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無數(shù)宰相,,而在這所有的宰相中,,有一位被公認為是最清廉的,他就是陸贄,。
陸贄(754年—805年),,字敬輿,吳郡嘉興(今浙江嘉興)人,,因在家中排行第九,,人稱“陸九”。他本是三國名將陸遜之后,,只不過到了他這一代,,家道開始中落,其父陸侃,,曾任溧陽縣令,,可惜不幸染疾,英年早逝,,年幼的他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過著極度清苦的日子。盡管日子清苦,,其母韋氏卻沒有絲毫放松對他的管教,,除了要求他每天按時讀書、習(xí)字外,,還不停給他講做人的道理,。韋氏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兒啊,咱祖上是出過大人物的,,你可得好好讀書,,將來像祖爺爺陸遜那樣成為國之梁柱。真要有那么一天,,千萬不要忘記了天下百姓的窮苦,,要做一個清官!”在母親的悉心教導(dǎo)下,年紀輕輕的陸贄已然滿腹經(jīng)綸,,立下了做廉吏造福蒼生的遠大志向,。
唐德宗李適繼位后,經(jīng)歷“安史之亂”的唐朝政治,、經(jīng)濟基礎(chǔ)幾乎坍塌,,為了重振大唐雄風(fēng),李適特下詔黜陟使庾何等十一人巡視天下,,遍尋人才,。聽聞消息,陸贄主動前往庾何等下榻之所,,面陳治國安邦的“五術(shù),、八計、三科,、四賦,、六德”之策。庾何等依策而行,,用“五術(shù)”察風(fēng)俗民情,,“八計”考地方政績,“三科”選優(yōu)秀人才,,“四賦”理賦稅財政,,“六德”定疲困之人,結(jié)果,,不但選拔了許多人才,,還清除了不少積弊。事情傳至唐德宗耳中,,德宗大喜過望,,拔擢陸贄為翰林學(xué)士,倚為股肱,,所下詔書,,基本上都交給陸贄撰寫。而陸贄恪盡職守,,任勞任怨,,無論多忙多累,凡德宗交辦的一應(yīng)事務(wù),,都一絲不茍?zhí)幚?。由于處事周全,心思縝密,,很快受到寵信,。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涇原鎮(zhèn)士卒集體嘩變,,攻陷長安,,唐德宗倉皇出逃奉天;興元元年(公元784年),朔方節(jié)度使李懷光率軍作亂,,兵鋒直逼長安,,唐德宗慌急之下,再次出逃,至梁州(今陜西漢中市)避難,。兩次兵變,,不管情況多么兇險,陸贄一直誓死追隨左右,。感于其忠誠不二,,唐德宗對其日益器重,朝政大事小事,,都會和他商量,,由其起草文詔,時人譽之為“內(nèi)相”,。
叛亂平定,,回京不久,陸贄母親去世,,依照律制,,他回家守孝。因為家境貧寒,,居無定所,,只能寄居嵩山豐樂寺,當?shù)毓賳T借著吊唁之機,,爭相饋贈重禮,。“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飽讀圣賢書的陸贄始終堅守本心,,對于送上門來的大包小包的禮物,原封不動一一退回,。當然,,說全部退回,也不準確,,因為有一份禮物他就留下了,,這份禮物是時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的韋皋所送,。韋皋是其貧賤之交,,但陸贄一樣想把他的禮物退回,,韋皋一看急了,鄭重聲明:“此禮非本人饋贈,,乃皇上敕令奉送,,我豈敢違逆圣意?”陸贄無奈,只得破例收下了,。
貞元八年(公元805年),,唐德宗任命他為宰相,。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高權(quán)重,,完全可以呼風(fēng)喚雨,然而,,陸贄并沒有忘乎所以,。相反,時時處處,,皆以“廉吏”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生活上,,一日三餐,,粗茶淡飯;身上之衣,洗得都發(fā)了白,,也不舍得換掉;工作上,,廉潔奉公,謹慎用權(quán),。
公元793年,,為了替朝廷選拔出真正的人才,陸贄親自主持進士科試,。這次考試,,有不少大臣的親戚參加。當這些大臣得知陸贄具有最終決定權(quán)時,,紛紛登門,,不惜重金賄賂,希望他能高抬貴手,,給他們的親戚鋪平仕途之路,。而他毫無例外地予以拒絕。這些大臣氣不過,,爭相誹謗他,,德宗特意將陸贄召來,開導(dǎo)道:“清慎太過,,杜絕諸道饋遺,,恐事情不通。如不能納諸錢財,,至如靴鞭之類,,受益無妨。愛卿可以‘奉旨貪污’,,朕不追究便是,。”性情耿直的陸贄非但不為所動,反而直言不諱:“賄道一開,展轉(zhuǎn)滋甚,。”
有了陸贄的嚴格“把關(guān)”,,此次科舉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公正之試,,一大批擁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才,,像韓愈﹑歐陽詹和李觀等脫穎而出。這一屆的進士榜,,也當之無愧的成了“龍虎榜,。”
貞元十年(公元807年),陸贄遭人構(gòu)陷罷官,,后貶忠州別駕,。唐順宗李誦繼位后,遣人召陸贄入京,,詔書尚未送達,,陸贄已溘然而逝。卒后,,朝廷追贈其為兵部尚書,,謚號宣。陸贄為官一生,,竭盡心力務(wù)“中興”之事,,指陳弊政,廢除苛稅,,堪為“中唐賢相”,。《新唐書》贊其思想“可為后世法”,,《資治通鑒》錄其政治主張,,蘇軾認為其“才本王佐,學(xué)為帝師”,,范文瀾《中國通史》更是稱之為“中唐卓越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