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唐至德二年(757年),,朝廷詔睢陽(今河南商丘)立“雙廟”,,祀抗擊安祿山叛亂的張巡和許遠(yuǎn),。明萬歷元年(1573年),,鄧州太守根據(jù)皇帝詔令奏請建雙忠祠(現(xiàn)一初中處),,祀唐代張巡和明初鐵鉉兩位忠烈名將,,祠堂大門楹聯(lián)為:“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以表彰張巡,、鐵鉉之忠烈精神,。
張巡何許人也,在兩個雙忠祠廟中都占主享的地位?
張巡籍貫在哪里
關(guān)于張巡的籍貫,,他的好友李翰的《進(jìn)張中丞傳表》和韓愈的《張中丞傳后敘》都沒有提到?,F(xiàn)存資料最早提到張巡籍貫的是唐代柳宗元,他在公元808年為南霽云所作的《唐故特進(jìn)贈開府儀同三司揚(yáng)州大都督南府君雎陽廟碑并序》中明確寫道:“惟公(南霽云)與南陽張公巡,、高陽許公遠(yuǎn),,義氣懸合,訏謨大同,,誓鳩武旅,,以遏橫潰”。不知為何,,到五代后晉,,劉昫等人編撰的舊唐書載:“張巡,蒲州河?xùn)|人,。”北宋歐陽修,、宋祁等編撰新唐書時又作了更正,稱:“張巡,字巡,,鄧州南陽人,。”唐宋以后,由于所依據(jù)的資料不同,,關(guān)于張巡的籍貫,,一直眾說紛紜?!睹骷尉改详柛尽沸W⒅杏殖霈F(xiàn)這樣一段文字:“禹山下有龍?zhí)?,又西十里為上禹山。南有泉池,,平地涌出,溉田?shù)頃,。東有大瓦寺,,為張睢陽故里。”《清乾隆鄧州志》也稱:“禹山東有大瓦寺,,即張睢陽故里,。”禹山大瓦寺,即今鄧州市彭橋鎮(zhèn)寺北張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自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到唐朝乾元元年(758年)的175年間,,以穰縣(今鄧州市區(qū)一帶)為中心的南陽盆地行政區(qū)(除唐州外)的名稱不斷變來變?nèi)ィ嬘媚详柨と?,用鄧州三次,,但治所都在穰縣。到了宋代實行路,、州,、縣三級地方行政管理體制,大概宋人對歷史上郡和太守稱謂的習(xí)慣和懷念,,每個州都有一個別名,,鄧州的別名就還叫南陽郡。范仲淹曾任鄧州知州,,但他在自己的詩文中,,從來都稱自己是南陽太守,如“南陽太守清狂發(fā)”,,“南陽本佳處,,偶得作守臣”等等。所以歐陽修撰《新唐書》時,,采取了個折中手法,,把兩個名字?jǐn)z在一起,稱作鄧州南陽郡。所以隋唐時期,,鄧州即南陽郡,,南陽郡即鄧州。這里的“南陽郡”當(dāng)然不能理解為今之“南陽縣”或“南陽市”,。
最早提出張巡籍貫的柳宗元(773——819年),,祖籍蒲州河?xùn)|解鎮(zhèn)人,距張巡籍貫地另一說的蒲州河?xùn)|(今山西芮城)南張村僅50公里,。柳宗元是在張巡殉國16年時出生的,,寫《唐故特進(jìn)贈開府儀同三司揚(yáng)州大都督南府君睢陽廟碑并序》時,張巡殉國已有51年,,柳宗元的記載可信度是較高的,。如果張巡出生在蒲州河?xùn)|,柳宗元無論如何也不會把他寫作“南陽張公巡”,。
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文化功底深厚,而且對歷史很有研究,,故有謚號“文忠”之稱,。歐陽修1036年至1039年曾任武陵縣令、乾德縣(今湖北老河口市)令,,回京述職或辦事必經(jīng)鄧州,,加之其好友謝絳于1039年任鄧州知州,他與梅堯臣等經(jīng)常到鄧州與謝絳聚會,,對鄧州的歷史文化和歷史名人十分了解,。他認(rèn)定張巡是鄧州人,所以在撰《新唐書》時對《舊唐書》作了更正,。
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鄧州知州晉人趙沛重修外城,并在五門立名人碑:大東門立“唐忠臣封鄧國公張巡故里”碑,,小東門立“明兵部尚書鐵鉉故里”碑,,大西門立“宋范文正公”碑,小西門立“宋狀元賈黯故里”碑,,南門立“明賢相李文達(dá)公故里”碑,。趙沛是山西人,如果張巡是他老鄉(xiāng),,他是不會在鄧州立張巡故里碑的,。明代以后,鄧人寫鄧州雙忠祠和張巡故里的詩文很多,,如明代李廷龍有《謁雙忠祠》詩,,清代黃之琮,、李鴻都有《雎陽故里》詩等。
到本世紀(jì)初,,商丘文人王少華先生,,對張巡的具體籍貫進(jìn)行了實地考察。他在山西芮城的南張村,,發(fā)現(xiàn)了“揚(yáng)州大都督張公巡神道碑”,,碑上未標(biāo)明張巡籍貫,向南又看到“唐揚(yáng)州大都督張公諱巡墓”碑文11個大字,,為大清翰林院檢討宋筠立,。宋筠是商丘人,張巡守睢陽的事跡婦孺皆知,,然而,,宋筠在巡察蒲州河?xùn)|給張巡樹碑時,碑文卻沒有標(biāo)明張巡是何地人,。
王少華先生來到鄧州市,,先在鄧州故城東2公里處查看了張巡故里碑,又在鄧州圖書館查閱了有關(guān)志書資料,,遂即奔赴彭橋寺北張村,尋找大瓦寺的遺址,,采訪當(dāng)?shù)乩先?。時82歲的張盛杰先生說:“武則天當(dāng)皇帝時,天下大旱,,我們的祖先從山西遷到這里,,逃難時有兄弟三人,一人守家,,二人逃難,,弟兄三個分別時每人執(zhí)銅盆一個,為以后認(rèn)祖歸宗時信物,,號‘銅盆張’,。后來我們這一支張姓出了大官,在唐明皇李隆基時有好幾個進(jìn)士,。過去在大瓦寺的東邊有我們姓張的大墳場,,墳場里有好多石碑,戰(zhàn)死在睢陽那個先人的墳也在這墳場中,。墳場有通往官道的馬路,,馬路兩旁站立著好多石馬、石人,。從山西出來的另一支逃到光州去了,,光州的這支人曾經(jīng)來這里認(rèn)過宗,我們這里的人跟他們一塊遷往福建、浙江一部分,,這部分人后來又去了臺灣,。”
經(jīng)查資料,武則天當(dāng)政時山西確有大旱之年,。清·順治版《鄧州志》卷3載:“張曉鄧州人,,開元末擢進(jìn)士授監(jiān)察御史,與弟巡皆名重一時,。”現(xiàn)在福建,、臺灣一帶的張姓,一直供奉張巡,。這些都與張盛杰先生的說法相吻合,。明代以后,南陽,、鄧州志書均稱張巡是禹山大瓦寺(即寺北張)人,,應(yīng)是經(jīng)過詳細(xì)考證的。
綜上所述,,可以認(rèn)定張巡祖籍在蒲州河?xùn)|(今山西芮城)南張村,,其出生地在鄧州南陽(今河南鄧州)寺北張村,戰(zhàn)死在睢陽(今河南商丘),。故而,,張巡等36名將領(lǐng)遇難后,睢陽,、蒲州河?xùn)|和河南鄧州都把張巡招魂而葬,。(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