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振坤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間鄧州的一個大才子,,他聰明好學(xué),,20歲應(yīng)童子試,考中秀才,。當時他的考場作文是八股文,,題目叫《敬事》,全文如下:
國事莫要于敬,,圣人首舉以立其原焉,。蓋事本于心而敬乃其原也,,道國者尚其先務(wù)哉。今夫一人之大業(yè),,皆本一人之小心而成者也,。蓋君心不一,曷以樹萬化之根;而宅衷必純,,乃以奏奠定之績,。古哲王,上畏天命,,下凜朝綱者,,洵非冒然已也。
吾為道國者思之,,蓋必有事焉:坐明堂而臨庶務(wù),,一日之疏密,百年之利弊關(guān)焉,,當境無取乎兼管;居皇宮而彰百度,,一念之慎忽,四海之安危系焉,,主宰當歸于有定,。則敬其要哉。
任國事者,,賴乎才而不斂其氣于敬之內(nèi),,則矜才以往,必有不能檢之處,。惟本敬以為圖焉,,則其心常虛,虛則視事也重,,而處之必周,。審察于可否,斟酌于是非,,惕厲于成敗,,寧使拘謹之太過而必不敢以茍且簡略者,屑越乎規(guī)矩,。
成國事者,,恃乎氣而不靜其氣于敬之中,則負氣以逞,,必有不及詳之虞,。惟由敬以為肆應(yīng),則其心恒聚,聚則趨事也專,,而措之必謹,。精神若有所肅,心思若有所警,,動作若有所束,,寧謂矜持之已甚,而必不敢以輕舉躁動者,,蕩逾乎范圍,。
其在開創(chuàng)之君,勵精制事,,寅翼之廑于中,,藏者不待言矣。而及當因時度務(wù)之際,,視安如危,,履小若巨,更先天下而嚴其機,,國事所以可大而可久也,。
其在守成之主,恭恪馭事,,衹臺之存于夙昔者,,自有素矣,而至其乘機化裁之會,,不喜小功,,毋希近利,尤先民物而欽為衡,,國事所以無偏而無黨也,。
道國之務(wù)如此,而信以孚物,,又有國者所亟講也,。
文中龐振坤對敬事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作了精辟的論述,文章所闡述的道理,,即使對今天的普通人來講仍有借鑒意義。
當時內(nèi)鄉(xiāng)人薛顯祖選編,、評點龐振坤所作的八股文,,編成《龐應(yīng)南幼稿》一書,收入龐振坤所作的八股文41篇,,均以《四書》詞句命題,,其中《論語》24篇,《大學(xué)》3篇,《中庸》4篇,,《孟子》10篇,。每篇文章都有薛顯祖的評語,評價很高,。薛顯祖在《敘》中說:“其文立意清真,,出語鮮亮,凡一切俗腔油調(diào)腐爛不新者概不入選,。集成,,質(zhì)之友人,無不曰‘誠后學(xué)之津梁,、試場之嚆矢也,。’乃授之梓人,公諸同好焉,。”對龐振坤的文章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同時說明編寫此書的目的是為后學(xué)者應(yīng)試提供一個范文選編,刻版印行,,讓更多的人受益,。這是現(xiàn)在唯一僅存的龐振坤的著作。
2014年3月25日《大河報》載劉延文文稱,,其收藏有清代刻本,,遺憾的是該書缺少鐫刻書名、作者,、鐫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點的牌記,,因此無法知曉該書的名字。書中收錄了41篇八股文,,其中署名龐振坤的27篇,,另在署名溫而琳的《依于仁于藝》一文結(jié)尾,有龐振坤的點評:補綻完密,。由此觀之,,當時龐振坤的文章己成為當時童生應(yīng)試的范文,其名已噪于當時,。
此外龐振坤還參與了知州蔣光祖纂修的《乾隆鄧州志》,,其塾課講義、制義,,分別輯錄為《月池四書講義》《卓爾堂文集》,,但二集均已佚失,。根據(jù)此二書的命名推測,他教學(xué)的地方應(yīng)在鄧州月牙池或月牙池附近,,卓爾堂當是他的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