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
中國快速發(fā)展的成就,,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重要歷史景觀,,國際輿論也公認這是“中國奇跡”。也正因為如此,,有人要下山摘桃子了,美國一些人就大言不慚地聲稱“在過去25年里我們重建了中國”,,這種論調不僅毫無常識,,而且格外離譜。這些論調出自一些美國高官嘴中,,讓人們對他們的常識水平產生了嚴重懷疑,。無知是一回事,有知裝無知就可怕了,。
根據一些美國人的這種論調,,中國通過操縱匯率“導致了中美貿易不平衡”,美中貿易逆差等同于“美國送給中國的財富”,,中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國在中國的投資所推動的”,。這種論調把中國人民幾十年艱苦奮斗取得的成就一股腦算到美國頭上,不僅嚴重背離事實,,邏輯上更是荒唐至極,,讓世人大小牙齒都笑掉了!
“美國重建中國論”暴露了一些美國人的傲慢無知和扭曲心態(tài),是美國一些人根深蒂固的“救世主心態(tài)”的反映,。自“美國重建中國論”出籠以來,,在美國國內就沒多少擁躉,在國際上得來的也只是嘲諷,。
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是由中美兩國比較優(yōu)勢和國際分工格局決定的,。美國經濟學家對此早有公論。中國對外貿易一向遵循市場規(guī)律,,做的是公平買賣,。把中美貿易順差說成是“重建中國”的論據,邏輯上更是說不通,。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士丹利亞洲區(qū)前主席史蒂芬·羅奇指出,美國對全球102個國家的商品存在貿易逆差,。按照這種邏輯,,美國“重建”的國家豈不是占了全世界的大多數?這樣自我感覺良好的“救世主心態(tài)”,,恐怕只有昏了頭的人才說得出來。
中美雙邊貿易也絕非美國向中國輸送財富的“單行道”,。再說美國有逆差并不是給中國白送錢,,而是得到了真金白銀、物美價廉的商品,。美國的商人會白送錢給中國嗎?恐怕永遠都不要抱這種期待,。德意志銀行等第三方發(fā)布的研究報告認為,長期以來,,美國實際上在中美雙邊貿易中獲得了比中國更多的商業(yè)凈利益,。中美經貿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吃虧做買賣的事沒人愿意干,,長于謀取利益,、頑固堅持“美國優(yōu)先”的美國人更不愿意干。
沒有人否認美國投資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但要因此說它是中國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根本原因,,則是讓世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邏輯。自1987年我國有外資統計以來,,中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萬多億美元,,其中美國對華投資800多億美元,僅占到4.06%,。800億美元就想“重建中國”,,只能是一種天方夜譚!再有想象力的人也無法想象美國人是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照此邏輯,美國在華投資和服務貿易所得一年就幾千億美元,,是不是中國重建了美國?!
事實上,,“重建中國論”出籠后,美國著名的“政治真相”網站做了“事實核查”,,結論是該說法是對美中經貿關系“過于簡單化”的描述,。美國卡托研究所專家斯科特·林西科姆認為,這種說法僅僅反映了一個非常微小的細節(jié),,同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進行貿易,,是中國進行市場經濟改革的一部分,“改革才是其中的決定因素”,。
任何國家的發(fā)展從根本上都要靠自己,。中國人明白,中國這樣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巨大經濟體,,不可能指望別人的施舍和恩賜來發(fā)展,。世界上恐怕也沒有哪個國家有這個能力和實力來“重建中國”,這是任何一個有理智的人都懂得的道理,。中國的發(fā)展,,歸根結底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斷推進改革開放,,靠艱苦奮斗、頑強奮斗干出來的,。“掠人之美以自耀”,,是不道德的。
中國不是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是敞開大門同各國開展互利共贏合作,。在發(fā)展自己的同時,中國不斷加大開放的市場,,不斷增加的對外投資,,也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創(chuàng)造了更多機遇。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認為,,如果沒有中國對美國政府債務和公司投資的融資,,美國將無法維持房地產、國防及商業(yè)領域多年來的增長,,“在一個相互聯系的全球化世界,,很難說誰在重建誰,。”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想當這個世界救世主的人,多是圖一時口舌之快,,最終都會以失敗告終,。不過,世界上總有一些人自以為是,、狂妄自大,,想以救世主自居,結果都會落得一場自編自導的荒誕劇,,讓世人掩口而笑,。與其開口暴露無知,不如尊重事實,,停止對中國的無端指責,,正確看待中國發(fā)展,多做有利于中美經貿關系正常穩(wěn)定發(fā)展的事,。(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