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他先后轉運被隔離人員60余次,,轉運防疫物資20余次,轉運核酸采樣40余次,,深入學校采集核酸30余次,,轉運國外返鄧人員25人次;曾4次單人單車,深夜赴鄭州轉運返鄧人員……他就是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評殘辦主任李濤,,他被同事們稱為“擺渡人”,。
李濤個頭不高,,但看上去壯實,憨厚,。因常年在外風吹日曬,,皮膚黝黑。2005年,,李濤從武警湖北總隊某支隊服役轉業(yè)返鄉(xiāng),,被安排到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工作,現(xiàn)任該院評殘辦公室主任,,兼轉運司機,。
跟很多醫(yī)務工作者一樣,李濤每天干的也都平凡的工作,,但平凡不平庸,,他在疫情防控這場戰(zhàn)疫中負重前行。2021年3月,,李濤積極響應醫(yī)院號召,,主動加入到負壓救護車疫情防控轉運隊伍中。
今年5月29日上午,,李濤接到市指揮部工作指令,,到南陽某高速口轉運一名從上海來鄧處理因車禍去世的丈夫后事的外地女子。
“在南陽高速口接到這名女子時,,她因丈夫去世傷心不已,,不停地流眼淚。當?shù)弥€要進行隔離時,,這名女子的情緒變得非常低落,,時刻有自殺風險,不愿意被轉運,。”李濤說,,根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和衛(wèi)健委領導安排,由他現(xiàn)場負責做這名女子心理工作,,穩(wěn)定其情緒,。李濤自費為女子買來了吃的喝的,并語重心長地擺事實,、講道理,,用溫暖的話語安慰該女子。
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這名女子的情緒才逐漸穩(wěn)定下來,同意轉運隔離,。在做完抗原和核酸檢測雙陰性后,,李濤才把她安全拉回鄧州隔離點,,并提議安排在一樓的房間,以防萬一,。
“我認為轉運工作不太難,,難就難在如何與被轉運人員進行有效溝通,能得到他們的理解與支持,。遇到特殊情況,,既要表現(xiàn)出堅決的一面,又要有耐心與細心,,用細致入微的服務,,消除被轉運人員抵觸情緒。”李濤深有感觸地說,。
2021年10月的一天深夜11點半,,李濤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指令,要求立即前往鄭州轉運一名返鄧人員,。當時他的母親因腦梗塞正在住院,,他在醫(yī)院照看母親。但李濤二話沒說,,換上隔離服,,單人單車趕赴鄭州火車站接人。
到達鄭州火車站時已是凌晨4點多,,接到人后,,立即返回。按照要求,,中途不能停車,,往返全程只能在車上度過,餓了泡方便面吃,,渴了喝礦泉水,。經過服務區(qū)也不能下車,只能給車加加油,,路上還要不斷安撫轉運人員的情緒,。上午9時許,李濤順利地把轉運人員送達鄧州某隔離點,。
今年3月27日,,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接到指揮部命令,在城區(qū)某酒店設立隔離點,,由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工作人員入駐開展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按照院領導安排,,李濤和同事孫潤主動請纓,,全力以赴,協(xié)助隔離點改造,、運送物資等,,僅用2天時間就完成了籌建工作,隔離點如期投入使用,。
今日鄧州了解到,,在2020年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李濤臘月三十接到任務后,,積極報名加入疫情防控防控突擊隊,,支援林扒衛(wèi)生院疫情防控工作長達60余天。期間還自費捐出20箱方便面,,無私支援醫(yī)院疫情防控工作,。
“無論是本職工作,還是醫(yī)院臨時安排的工作,,李濤同志都能始終保持著‘退伍不褪色’的軍人作風和奉獻精神,,甚至占用周末和假期休息時間轉運隔離人員,從沒任何怨言,。”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院長王國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