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爬行》,,是一部反映基層教師,,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畢業(yè)的中師生,在平凡崗位上過著清貧生活,,默默無聞,,艱難爬行一生的故事,。故事緊貼現(xiàn)實,感人肺腑,,情節(jié)跌宕起伏,,催人淚下。
小說以“女教師的自殺”開篇,,覺得挺順手的,,人物和情節(jié)都自然跟上了。沒想到后來寫到三分之一時,,我突然嚇到了自己,,太現(xiàn)實了吧!想改變情節(jié)方向,就不想動筆了,。
正在猶豫期間,,突患癌癥。那天我拖著沉重的步子平靜地走出醫(yī)院的大門,,竟然沒有流一滴眼淚,。頓感滿世界發(fā)灰,仿佛一下子跌入沒有井蓋的井里,。問蒼天,,祈大地,終無處可逃,。
這部已經(jīng)寫了15萬字的小說被迫中止,,幾乎是想放棄。生活一旦被打亂,,很難回到最初的節(jié)奏,。
患病期間,我痛苦,,焦慮,,不安。想著一路的不易,,活著的意義,,以及活著的理由。短暫的人生,,使我不得不重新規(guī)劃自己的下半生,。能不能活久遠,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怎樣活,。
幾個月痛苦而漫長的治療期,,讓我感覺日子像在推磨,像在爬行,。我突然想起來那部擱置了半年之久的小說《爬行》,。重新創(chuàng)作的愿望再一次被激起。小說中那些人物似乎都在期盼著我,,有種聲音在響起:“別丟下我們!”
于是,,治療期間空閑時碼字,分散注意力,,來緩解疾病給我?guī)淼膲毫?。有事做就有生命活力,因循懶惰就是坐等死亡,,就是失神頹喪,。一個人只是呆呆地空想自己的病能否治好,是沒有用的,。
兩年多來,,我一共住院二十多次。每次在病房里,,當其他人都在抹眼淚,,悲傷憂慮的時候,我把眼淚咽在肚里,,咀嚼后變成了有情感活力的文字,。日子就這樣在病床上用文字打發(fā)走了。最后成就了40多萬字的《爬行》,。
我之所以有如此想寫的沖動,。源于許多一線教師覺得每天都像困在牢籠里一樣,被套上了籠套,,周而復始地拉磨,,畫地為牢般地生活,終其一生無法掙脫,。沉重,壓抑,,懷才不遇,,多種情緒長期交織著,如果不能好好為自己調(diào)整思路,,說想說的話,,可能會更加憋悶,會疊加更多的情緒,,拖垮自身,。
我生病后意識到,,所有的事情都會以聞所未聞的速度遺忘,而寫作是一種抗擊遺忘的方法,。人終究都會死去,。時間會被文字或圖畫挽留下來,作為我活著生存過的證據(jù),。對抗遺忘,,挽留時間式的寫作,也許就是寫這部小說的初衷,。寫字是我的生命與時間較量的手段,,這部小說是我的身體與病魔斗爭的產(chǎn)物。
無人能繼續(xù)把控,,死亡是幾秒鐘的事,。悲劇會是定性,對于一個想寫點什么而不敢去寫,,能寫而沒有來得及寫,,或者懶得去寫的人來說,找不到一個準確的詞匯去概括個體生命意義,,激勵自己活下去,,相反自暴自棄等死的做法,顯然有點沒出息,,窩囊憋屈,。瞬間覺得,一個教齡三十年的語文教師,,一個文字愛好者,,思維的困頓,詞匯的貧乏,,語言的無能無用更是悲劇,。
自己如今為工作為生活,廢了身體,,這現(xiàn)實不堪一擊,。治療休養(yǎng)這一段時間偏偏是我最放松,最沒有壓力的時候,,寫作最輕松的時候,。有時候覺得自己像墜入山崖的小鹿,很孤獨,。當我認為自己有這個能力用文字駕馭,,用思想架構(gòu)的時候,我就不那么孤獨茫然了,。
我左右不了身體,,但能左右我的思想,。我佩服我自己的膽量,更佩服自己的毅力,。都源于自己內(nèi)心的蹊徑開劈:下半生我不需要活成別人想看到的樣子,,而是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也許這本書,,是我體面而又堅強活下去的理由,。有我的隱忍,苦悶,,也有宣泄,,釋放,以及對生命的思考,。
文學給了一個避風港,,可以寫出這種體驗,寫出與人無法直接交流,,也不敢說出的東西,。把沉寂已久的話囊子打開,織成文字網(wǎng)分享記憶,,刻出一群人經(jīng)歷的時代痕跡,,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小說可以讓我們看到事件背后的悲歡和隱忍,,看到事件中人物的命運以及內(nèi)心的隱秘,,看到一個時代的真面目。我相信這樣廣泛的敘述與思考會產(chǎn)生時代意義,。
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幾番沉浮,,摸爬滾打后,,搜腸刮肚,極想用一句話概括我這段時期的狀態(tài),,時常欲言難措辭,,欲辨而非其人。
孤獨成就了這部作品,,文字賜給了我良藥,,碼字緩解了病痛。想抱抱自己,,我甚至編好了給自己的慰語:長久構(gòu)思過,時間又允許著,,即便病情纏身,,不向生命妥協(xié),,用樸實的語言寫成的徹徹底底。以生命譜寫,,以極大的動力,,和體力消耗,揭示經(jīng)歷的痛楚,,描述著群體的隱忍,,排擠、渴望,,心痛折磨,,無法對抗判斷是非,同時展示毅力和對抗力的驚人,。
工作是為了繼續(xù)活著,,更好地活著?;钪菫榱嘶钪?,不為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