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茶館的“順口溜”
“順口溜”溜出大實話
“三農問題是把鎖,,
六把鑰匙搞定了。
農民的事兒誰說了算?
民主決策好處多。”
“好,,好!”這“順口溜”剛一出口,立刻贏得一片熱烈的叫好聲,。一個圍著水裙提著水壺的中年男人,立刻給說“溜子”的人添開水,、獎一張茶票,。大家心里都明白,,他所說的“六把鑰匙”就是指“4+2工作法”。
這是筆者在豫西南邊陲鄧州市張樓鄉(xiāng)的一個茶館里看到的一個鏡頭,。時下,,文化茶館里的茶客們悄悄賽起了“順口溜”。茶老板別出心裁,,制定了獲獎規(guī)則,,以往的、現實的,,牢騷的,、贊揚的,沉重的,、幽默的,,只要符合實情,只要眾人叫好,,都可以獲獎,。獎品不重,免一次茶而已,。但村民們樂意,,喜歡湊在一起喝茶嘮嗑,談天論地,,東南西北,,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有感即可發(fā),。
說話間,有一個老者清清嗓子說:“你們有的年輕,,有的健忘,,有的顧及,不敢說實話,。咱鄧州沒有實行4+2工作法以前,,我們村可是個出了名的破爛村,村支書,、村主任兩派對立,,互相拆臺,明爭暗斗,。老百姓有難處,,支書推主任,主任推支書,,找誰誰不管,。有了好處,看誰上得竄,!我給大家來一溜子:
好事爭著干,,
難事推著辦,
遇見麻煩事,,
誰也不去辦,。”
叫好聲又起,。茶老板給他獎張茶票,。喝茶的中間,有人不樂意了,,兀地站起身,,朝大家拱拱手說:“那幾年,村子亂,,是實情,。有的村班子有名無實,軟弱渙散,,想為百姓出點力,,就是不知道咋干。想干事,,不會干,,沒錢干,不敢干,。村干部除了派工催糧逼提留,,除了吃喝玩樂應上頭,就是個擺設兒,。這還是好村,,有的村子,線斷人散,、完全癱瘓,;有的村子,老百姓信不過,,干脆不設村班子,;有的村子,班子由地痞流氓把持,,實行‘三子’工作法:嘴皮子,、酒瓶子、皮鞭子,,一次軟,,二次纏,,三次讓你快完蛋。當然啦,,這是少數,、極少數,多數村是‘發(fā)展無思路,,工作無抓手,,啥都一般化,事事都將就,?!耶敶逯鴷r,也想帶領群眾發(fā)家致富,,就是沒有思路,,沒有抓手,阻力大,,難下手,,螞蟻吃虎難下口。今天我就替那些像我一樣的村干部們鳴一聲冤:
村干部,,有困難,,
事難議,議難決,,
決難行,,事難辦,
只有啥子都不管,?!?/SPAN>
這溜子說出的實情,在當時可不是少數,。大家都要求茶老板給他發(fā)獎品,。茶老板一連給他發(fā)了三張,因為他在出溜子前的表述中,,已經溜出來兩個了,。大概是受了這溜子的影響,一個花白頭發(fā)的老漢說:“那時候,,村里大小事,,村官們說了算,就是黨員也夠不著發(fā)言,,老百姓誰敢插嘴,?說了也等于放個屁、刮陣風。今天老漢也溜幾句,,說說村務不公開:
不開會,,不訪談,
支書,、主任說了算,。
是賺是賠沒人知,,
三年不見村帳臉,。”
茶老板發(fā)完獎,,那老漢卻一臉憋悶,,少有喜悅。有人說:“實行‘4+2’都好幾年了,,以前的問題大都解決了,,村里每逢大事要務,修路集資,、捐款,,土地承包、征用,,修學校,、建游園,招商引資,,村鎮(zhèn)規(guī)劃,,計劃生育,種種這些,,哪一樁不是通過‘4+2’的,?支部開會提出,兩委開會協(xié)商,,黨員大會審查,,村民會議表決,開完會還要公告天下,,辦完事還要公示細枝末葉,。從頭到尾,有人提,,有人定,,有人做,有人管,,事事有遠見,,件件稱民心,你還有啥不如意?”
老漢被這話憋得臉紅脖子粗,,氣呼呼地說:“我哪里是不如意啊,,老漢本想再溜幾句眼下的好光景,想出來兩句,,憋到嗓子眼憋不出來了,。”
在眾人的鼓勵下,,老漢鼓足勇氣開口溜說,。這一開口,居然像竹筒倒豆子,,呼呼啦啦一陣子:
“老百姓,,該知足,
皇糧二差都免除,。
看病能報銷,,
種地有補助,
娃子上學不交錢,,
老人養(yǎng)老有保證,。
村村通,路路通,,
平地蓋起小洋樓,。
鄉(xiāng)村確實變了樣,
大人小孩福里走,。
忙天地里瞅一瞅,,
閑暇茶館順口溜。
你言我語添智慧,,
構建和諧新鄧州,。”
茶館里的歡聲笑語,,像陳年的老燒酒,,把喝茶的人一個個灌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