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詩人存德將一個牛皮檔案袋遞到我手里的那一刻,我感慨萬千,,那一個個碼起來的鉛字被濃縮到一個方正的袋子里顯得尤為厚實而沉甸,。
他謙虛的囑托我,新詩稿,,提提意見,。而我,汗顏,。
存德是鄧州文人圈里出道較早的一位詩人,,他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寫詩,一直寫到現(xiàn)在,,這么多年了,,初心不改,孜孜不倦,,以驚人的毅力和執(zhí)著,,出版了一部又一部詩集,而這部新品《范仲淹詩作》恰是他創(chuàng)作的又一高峰,。經(jīng)過了歲月的沉淀歷練,,詩歌如他花白的頭發(fā),仿佛時光機里的黑白鍵,,在晝與夜的交替中,,彈奏起來的音樂旋律與意境完美契合,一旦節(jié)奏慢下來,,季節(jié)交織,,潮起潮落,陰晴圓缺,,花開花謝……一切的回返往復就呈現(xiàn)出詩意的本真,。
存德的《范仲淹詩作》創(chuàng)作歷程應(yīng)該與他工作的環(huán)境相關(guān)聯(lián)。每天,,他穿行于花洲書院迂回曲折的連廊,,在小橋流水中游走。古色古香的松風軒坐落在一片紅花柳綠里,,亭臺樓閣,,幽香四溢。存德在松風軒里忙碌,,有關(guān)范公的學術(shù)研究浸潤著每一個根棕紅色的椽梁,。閑暇時,透過實木雕刻的鏤空窗欞向外望去,,范仲淹的銅像掩映于葳蕤的草木之間,,一年四季,,季季輪廓分明。這位在鄧州花洲書院停留三年之久的范大人以其卓越的才情和人格魅力,,留下了文采斐然的《岳陽樓記》,,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和仁人志士節(jié)操,,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花洲書院這片范仲淹曾經(jīng)踏過的足跡上依舊保留著他的儀態(tài)和風骨,,一草一木,,無不仰視千年。
范仲淹對詩人存德的影響不言而喻,,存德不經(jīng)意間的瞭望和回眸,,使得他對眼前的這位被譽為“北宋文人圈里天花板級的圣人”開始傾注深情。窗外的樹葉黃了又綠,,季節(jié)更替的躁動鋪滿了窗前書桌上晃動的暗影,,他調(diào)整情緒,醞釀文字,,他要用詩歌描述范仲淹:
踏上歲月的臺階,走進歷史的大殿,。緬懷范仲淹的業(yè)績,幾多高山般的仰望,幾多大海般的浩嘆!拉開時光之窗簾,跨進北宋的門檻。沿著范仲淹的足跡,品味圣哲情懷,領(lǐng)略無限江山——
詩人存德在文友圈里算得上一個平和之人,,他交友廣泛,不拘小節(jié),,大大咧咧的松弛態(tài)勢里,,總要被眉眼之間藏匿的一絲狡黠打破,渾身上下絲毫沒有詩人的棱角以及文人的浪漫特質(zhì),。但是存德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想象力,,而且他是一個極為勤奮的人。他有每天寫日記的習慣,,無論多忙,,在深夜記錄白天的活動軌跡是他雷打不動的自我約束,那些閃耀著靈光的詩句在黑夜里迸發(fā),,就像白天他與范公的每一次邂逅,,必然存在秘密的交集,這種心照不宣的交集一旦有了認知,,以文會文的詩歌創(chuàng)作欲望就有了力量,,而且自帶文人的酸楚和流量:
此花是花草之花,還是包含以花喻人的形態(tài)?離恨之情,,純粹的花兒豈能承載?古往今來的傷別情,,憶秦娥中李太白;離騷中的香草美人,,漢唐樂府琵琶訴情江月白……
存德的詩從不拗口,甚至帶著平庸的光芒,,在不徐不疾的敘述里,,他為讀者呈現(xiàn)了范仲淹的一生,重新構(gòu)建了范仲淹的個人形象,,一個被歷史印證并給予情境還原的高尚人格在詩歌里汩汩流淌:
居廟堂,,憂百姓之苦;處江湖,憂朝廷理政之艱,。竭忠盡智,,義薄云天。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師于來哲,,開宋一代風氣,其影響浩瀚著深遠……
詩人存德充滿了自信,,這種自信源自他自我操控的一種能力,,就像他信手掂來的詩歌一樣,很多詩歌就是在他與朋友觥籌交錯的瞬間而得,。
存德自詡“酒中客”,,這個封號其實在很多時候被文友們所不嗤。在文友圈,,他的酒品置于飯局的喧鬧聲中顯得格外另類,,他頻頻舉杯,喜歡一手卡腰,,一手持杯,,仿佛在調(diào)整一個舒適的站姿來享受酣暢淋漓的酒香。喝酒的過程漫長而恣意,,把玩間隙,,跳躍的詩句在酒杯的漣漪里起了波瀾,自我陶醉的狂放讓他無法保持緘默,,于是,,以一己之力去維護酒精的純度和一個詩人的處世之道在微醺的狀態(tài)里忽然就有了亮度:
……忠信天下扶,何懼風波翻卷,。相見乃大笑,,命歌倒金壺,我們狂放著舒坦!吾輩不飲酒,,笑殺高陽徒,,人生得意須盡歡……
……聲聲干杯中相互酬唱,頻頻致意里彼此拱手。
雅意著梅蘭竹菊,,幸會著才俊風流,。風來雁聲度,云去山色留,。邀明月以俯瞰太平盛世,,彈絲竹以期盼健康長壽……
詩人存德仍舊徜徉于現(xiàn)實與夢幻之間,把酒臨風,,踽踽獨行,,溫柔的吟唱就著夜色的朦朧,再次開啟無盡的講述……
假如詩歌是一棵大樹,,而詩人存德就是樹上的一只青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