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是中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過一個平安、溫暖,、祥和的團圓年,,是大家共同的期盼,。
春節(jié)前夕,本報記者走進公安、消防、法律援助中心等單位的基層一線,,記錄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和細致的工作,見證他們的堅守和付出,。也正是廣大平安守護者的默默奉獻,,我們的春節(jié)才能過得平安幸福。
讓我們向平安守護者致敬!
——編者
廣東省東莞市交警春運執(zhí)勤點
嚴防交通違法溫暖返鄉(xiāng)旅途
本報記者亓玉昆
“司機師傅,,請出示您的證件,,登記一下。”1月18日,,廣東東莞廣深高速白馬春運執(zhí)勤點,,東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南城大隊民警呂文廣正在執(zhí)勤,“為確保車輛安全上路,,民警會對途經的大客車登記檢查”,。
道路兩旁,紅色的交通安全宣傳橫幅十分醒目,。每逢春運,,都有大批務工人員從東莞返鄉(xiāng)。“這是從東莞南城汽車客運總站發(fā)車的必經地,。”呂文廣說,,春運大幕已經開啟,車流量明顯增多,。
這時,,一輛大客車沒有停下,徑直“溜走”了,。交警立即聯系車輛所屬公司,。
“我第一次駕車走這條線,沒有留意到檢查指示牌,。收到通知后,,我趕緊返回。”駕駛員連忙向交警說明情況,。這輛大客車從深圳寶安開往四川蓬安,,順利通過檢查后,載著返鄉(xiāng)乘客繼續(xù)前行,。
“從最近的檢查情況來看,,大客車超員超載情況逐步減少,司機交通安全意識不斷提升,。”呂文廣說,。今年春運,廣東交警繼續(xù)堅持路面嚴查,,對過往大客車做到應查盡檢,,確保安全。
7到9座小客車也是重點檢查對象,。在厚街收費站,,一輛車身貼有某勞務公司標識、車頂放滿行李箱的9座面包車駛入執(zhí)勤點,,東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厚街大隊副大隊長柳東宇察覺車輛裝載似有異常,,迅速攔截車輛。
車上7人都是來自廣西同一個村的村民,,大家一起結伴返鄉(xiāng),。車輛離開前,,民警幫助扎緊行李架,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帶,。
“有很多老鄉(xiāng)一起出來打工,,喜歡拼車回家,有時會出現超載情況,。”柳東宇介紹,,今年當地交警部門會同交通運輸部門全面禁止資質不符、違法多發(fā)的客運車輛駕駛人參加春運,。10天來,,厚街收費站執(zhí)勤點交警已查處22輛小客車超載并非法營運。
正說著,,一輛大巴車緩緩靠邊停車,。
“這是安全提示信息,請大家認真閱讀,,系好安全帶,,一路平安。”柳東宇拿起交通安全宣傳單,,快步上車分發(fā),、宣講。
春運安保是廣東公安交管部門的“開年第一考”,。廣東公安機關提前10天啟動春運安保工作,,逢車必查、逢疑必查,、逐車登記,,嚴防“帶病”車進入高速公路。在執(zhí)勤點,,交警還為旅客提供熱水姜茶,、應急醫(yī)療等溫馨服務。一個個執(zhí)勤點,、一項項為民舉措,,織密織緊春運的層層安全防線。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qū)消防救援大隊
排查消防隱患確保節(jié)日安全
本報記者倪弋
1月20日,,早上6時許,,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qū)消防救援大隊副大隊長簡華濤早早起床,和幾名消防員將一些“神秘物資”搬上車就出發(fā)了,。
此行的目的地是仁和區(qū)普達陽光國際康養(yǎng)度假區(qū),。這條路、這個地方,,對于簡華濤和隊員們來說,,一個月內跑了不下10次,。“今天,爭取把最后幾家說通,,不拖到春節(jié)后……”簡華濤抓緊時間給隊員們作思想動員和任務分工,。
簡華濤的目的地是幾家康養(yǎng)場所,也是他一直放心不下的“石頭”,。原來,攀枝花康養(yǎng)產業(yè)發(fā)展迅速,,每年冬季前來康養(yǎng)的超20萬人次,,新興產業(yè)帶動了新型康養(yǎng)場所“井噴式”增長,而這些場所對消防部門而言,,則是火災防控的新挑戰(zhàn),。
“很多康養(yǎng)場所地處城郊,屬農家小院,、自建房改建,,對于這類場所的消防監(jiān)管仍需加強。”簡華濤說,,來攀枝花過冬康養(yǎng)的以中老年人群體為主,,如果疏于監(jiān)管,一旦失火,,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上午8時許,簡華濤和隊員們來到當天的第一站:一戶2層的農家小院,。戶主阿合剛見著他們時,,并沒有給好臉色,對在院里安裝消防設施有抵觸情緒,。
簡華濤笑著對阿合說:“我們今天來給您一家拜年,,除了油、米,、肉這些年貨外,,還有火災簡易報警器、滅火器等,,不讓您花錢裝消防設施,,我們幫您把報警器安上就行。”隊員們趕緊把物資搬進家開始安裝,,并給阿合講解相關設施的使用,。
被消防員的言行所感動,阿合的態(tài)度也有了轉變,,與隊員們拉起家常:“你們真是熱心腸,,就在我這兒吃午飯吧!”
“大爺,,午飯我們就不吃了,還有好幾家等著我們去裝消防設備呢,,您有什么困難請隨時聯系我們,,一定竭誠為您解決好,咱們都踏實過個平安年!”隊員們婉拒了阿合的好意,,匆匆趕赴下一家,。
有了第一站的“開門紅”,車上的氛圍輕松了很多,。“做基層消防工作,,有時會遇到群眾不理解的情形,但只要以真心跟群眾接觸,,一定會換來群眾的真情和理解,。”簡華濤說。近兩個月來,,攀枝花消防部門對全市康養(yǎng)場所進行摸排和消防安全提醒,,為部分火災風險較大場所免費配置火災簡易報警器、滅火器等2000余具,,全力守護康養(yǎng)場所安全,。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麥子店派出所
做好安全防范保護一方平安
本報記者張?zhí)炫?/p>
“發(fā)生火災,盡量不要用水滅火,,家里要備上干粉滅火器,。”“遇到警情,要說清楚位置,,具體到街道,、小區(qū)、房間號,。”“遇到陌生人敲門,,先確定對方身份,別輕易開門,。”……春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麥子店派出所社區(qū)民警王從高照例開始了挨家挨戶的節(jié)日安全宣傳。
一大早,,王從高敲開朝陽公園西里北區(qū)社區(qū)1號樓9單元趙先生家的門,,老人正忙著整理陽臺上的雜物。“趙大爺,,這東西容易引發(fā)火災,,平時可得注意點,千萬別在這抽煙,。”王從高反復叮囑,。
麥子店派出所轄區(qū)內的燕莎商圈和藍色港灣商圈,,相關場所人員密集,轄區(qū)治安狀況比較復雜,,一到節(jié)假日商圈客流量激增,。“一定要注意防火、防盜,、防擁擠!”這是社區(qū)民警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這里有兩個網紅打卡地——銅球噴泉、愛神廣場,,放假的時候,,很多市民慕名而來。”社區(qū)民警解洪濤主要負責藍色港灣商圈的治安維護,,為了保證春節(jié)期間轄區(qū)商戶和市民消費安全,他已經開始著手協(xié)調物業(yè)公司加派人手,,開展應急處置演練,,針對可能出現的緊急問題,對商戶進行重點培訓,。“今年春節(jié)大部分人都會留在北京過年,,客流壓力很大,民警和物業(yè)一起組織安全隱患大排查和重點環(huán)節(jié)演練,,讓我們面對突發(fā)事件心里更有底了,。”藍色港灣一樓商鋪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警官,,我同事可能遇上了騙子,,現在聯系不上。”民警陳翹楚剛接班就接到“群眾”求助,。為增強居民防詐意識,,麥子店派出所的青年民警陳翹楚、侯夢超精心排演了由真實案件改編的情景劇,,錄成小視頻,,通過“平安快遞”移動課堂向群眾開展反詐宣傳。“轄區(qū)內建立了多個防電信詐騙微信群,,我們將這些有趣的小視頻,、宣傳圖片發(fā)給大家,讓大家提高警惕,。”陳翹楚正忙著將剛剛錄好的“刷單返利詐騙小提示”微視頻轉發(fā)到群里,。
入戶排查、應急演練,、安全防患提示,、防電信詐騙宣傳……麥子店派出所民警忙碌的身影奔波于街頭巷尾,,他們的足跡遍布轄區(qū)的每個角落,保護著一方平安,,為轄區(qū)群眾歡度佳節(jié)提供安全保障,。
江蘇省東臺市法律援助中心
依法化解矛盾送去法律溫暖
本報記者魏哲哲
“非常感謝你們幫助!”1月20日,朱某接到江蘇省東臺市法律援助中心回訪電話時高興地說,,“我不但拿回了被拖欠的工資,,還有了新工作。這些天,,正備年貨呢,。”
原來,朱某等50名農民工之前因所在的公司宣布停產,,他們不僅被拖欠工資,,還面臨失業(yè)的困境。“我們多次找企業(yè)要說法都沒結果,。”就在一籌莫展之時,,東臺市園區(qū)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了解到這一情況,第一時間對接市法律援助中心,。經審查后,,法律援助中心及時指派援助律師介入。
沒有了工資保障,,員工情緒很激動,。援助律師張國華向朱某等人了解情況,引導他們依法理性表達訴求,。了解到公司不再復工,,朱某等人希望律師幫助維權。
每個人的欠薪情況,、掌握證據等情形不同,,如何確保受援人的最大利益?張國華制定了處置方案:對被拖欠工資額較大,且有明確充分證據的,,建議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其余員工欠薪金額不大,,但證據不充分,需要與公司溝通確認進行調解,。
“勞動爭議仲裁委立案后,,想組織雙方先期調解,但在送達法律文書時又遇到了困難,。”張國華說,,因企業(yè)停產,留守公司人員無法取得公章,導致仲裁法律文書無法送達,,仲裁委只得通過公告形式送達,。得知公告期需要60天,朱某等人很著急,,張國華一方面與企業(yè)負責人溝通協(xié)商,,另一方面通過法律援助中心協(xié)調相關部門及時介入,組織雙方多輪調解,、溝通,。最終,朱某等人與公司達成調解意見,,50名農民工全部領取到應得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
案件順利化解,法律援助服務并未止步,。“回訪時了解到,,50名農民工絕大多數是技術熟練工,仍想留在東臺工作,。”東臺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馬冬梅介紹,,他們安排援助律師進行培訓指導,聯系園區(qū)勞動部門了解相關企業(yè)信息,,為農民工牽線搭橋,。很快,,朱某等人有了新工作,。
法律援助是一項暖民心的民生工程。全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法律援助機構主動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維護了受援群眾的合法權益,。2021年,中國法律服務網“農民工欠薪求助綠色通道”及時解答留言咨詢,、收集欠薪線索,、轉辦法律援助案件,為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2萬余人次,,各地“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為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46萬余人次,。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7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