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孟祥夫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大力發(fā)現(xiàn)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yǎng)鍛煉年輕干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jīng)過實踐考驗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年輕干部在基層摔打,、歷練,全面了解和掌握基層狀況,、化解突出問題和矛盾,,是其成長、成才的重要路徑之一,。實踐證明,,年輕干部在基層“墩墩苗”,在一線矛盾多,、困難多的地方磨礪自己,,甚至多一些“熱鍋上螞蟻”般的體驗,才能經(jīng)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也才能在今后的從政歲月中行穩(wěn)致遠,。
然而,現(xiàn)實中少數(shù)年輕干部卻把“好經(jīng)”念歪了,。有些年輕干部,,看簡歷有基層工作經(jīng)歷,但并沒有經(jīng)過實實在在的磨練,。為了升遷,,有的年輕干部打小算盤,只為補基層經(jīng)歷才下基層,,將基層工作當作“鍍金”良機,。這些認識誤區(qū),年輕干部不該有,,也不能有,。
“鍍金”心態(tài),辜負組織信任也浪費行政資源
“路不險則無以知馬之良,,任不重則無以知人之德,。”身在基層一線,意味著直接和群眾打交道,,直面民生難題和群眾訴求,。情況多變、問題復雜是基層工作的特點,,這就要求年輕干部具有破解矛盾的魄力和能力,,具有耐心細致、體恤民情的品質(zhì)和情懷,。事實上,,越是情況復雜、問題叢生,,越能錘煉年輕干部的意志品質(zhì),、增長才干。因此,,如果沉下心去,,在一線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難題,,年輕干部就能在基層這一“富礦”中充分汲取養(yǎng)分,,在一線的“大熔爐”里百煉成鋼。
正因為此,,我們黨歷來注重從基層一線選拔干部,,重點選拔和培養(yǎng)那些有基層工作經(jīng)驗、能力出眾的年輕干部。因此,,個別年輕干部打起了小算盤:到基層“鍍金”,、補齊基層工作經(jīng)歷。對他們來說,,下基層并非本意,,獲得提拔才是最終目的。于是,,出現(xiàn)了“混基層”的現(xiàn)象,。
媒體報道,有的掛職年輕干部雖然到了基層,,但基本就待在辦公室,,忙于寫材料、統(tǒng)計報表,,成了“表哥”“表姐”,,和群眾交流少,不了解基層真實情況,。有的年輕干部剛從大學畢業(yè),,自視甚高,存在優(yōu)越感,,甚至擺官架子,,聽不得意見,往往眼高手低,。有的急于求成,、急于提拔,把基層當“跳板”,,預設發(fā)展路線圖,,工作中容易盲目決策,一旦一兩年“仕途”沒動靜就焦躁不安,,甚至動起了“跑官”的歪腦筋,。“年輕干部到了基層,如果不安心工作,,老想出顯績,,追求‘轟動效應’,就難免心浮氣躁,,或是‘用力過猛’,,反而損害當?shù)厝罕娎妗?rdquo;重慶市委組織部一名干部表示。
有這樣一個案例,。在某個地州市郊區(qū)縣的行政部門,,一位省廳的年輕科長下來掛職副局長。為迎接省廳干部下基層鍛煉,縣局專門舉行了歡迎會,。在掛職即將滿兩年時,,又為這位副局長舉行了歡送會。除了歡迎會和歡送會,,平時在單位大院很少見到這位省廳下來的副局長。
這種“名到了,、文件到了,、就是人不到”的“混基層”現(xiàn)象雖屬個別現(xiàn)象,但現(xiàn)實中確有一些年輕干部,,人在基層心思卻在別的地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干部有了‘鍍金’思想,,就難以集中精力,,甚至不把工作放在心上,得過且過,,既辜負組織信任,,也浪費了行政資源,在基層干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這樣的干部,,基層不歡迎,組織上也容不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教授陳凱龍說,。
端正態(tài)度,才能在基層站穩(wěn)腳跟
西部一名受過多年基層歷練后成長起來的組工干部說,,“通過‘鍍金’走捷徑,,會助長‘跑官’‘要官’的歪風邪氣;同時,年輕干部若一心想著‘鍍金’,,就會錯失基層鍛煉良機,,學不到真本領,勢必會給日后的從政之路帶來消極影響,。”
基層,,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大舞臺。毛澤東同志曾指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因此,年輕干部到基層去掛職鍛煉,首先就應擺正心態(tài),、端正態(tài)度,,要帶著學習的初衷和目的,向干部群眾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更不是“到此一游”。
黨建專家指出,,年輕干部下基層后,,需盡快適應環(huán)境,和群眾打成一片;同時,,應加強調(diào)研,,了解基層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有的政策之所以落不了地,,就是干部對基層情況不了解。好政策不是從抽屜里冒出來的,,年輕干部只有多跟群眾交朋友,,制定方針政策才會接地氣、受歡迎,。
“有的掛職年輕干部一到基層,,情況都還沒熟悉,就開始提不合理要求,,有的嫌住宿條件簡陋,,有的嫌飯菜不合口味,有的到老鄉(xiāng)家里怕臟,,到一線工作怕苦,。這樣的認識水平和思想境界,哪里是來基層磨練的?”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黨委組織部一名干部坦言,,年輕干部要想在基層站穩(wěn)腳跟,、干出業(yè)績,首先就得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牢記為民服務宗旨,撲下身子干實事,。
“不少年輕干部到基層掛職前,,剛從大學畢業(yè)沒多久,,容易經(jīng)驗不足,認識不到位,,這就要求派出單位在干部掛職前,,強化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提高認識,,提升政治素養(yǎng)和政治定力,。”陳凱龍說。
嚴管厚愛,,引導年輕干部在基層干事創(chuàng)業(yè)
對于一些年輕干部在基層“神龍見首不見尾”,,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有基層干部向記者分析原因說:有的屬于年輕干部自身不上心,,不把在基層磨練當回事;然而,也有一些年輕干部另有苦衷,,比如,,有的上級機關(guān)原打算將優(yōu)秀年輕干部下派到基層部門掛職,卻因其工作能力出眾而又留在原單位“不放人”,,客觀上造成了“文件到了人未到”;有的年輕干部到基層任職后,,不久又被原單位以人手緊張為由抽調(diào)回來;還有長期在上級機關(guān)工作的年輕干部,提拔前臨時被派往基層,,“虛晃一槍”很快就回去了……
“選派優(yōu)秀年輕干部到基層工作是組織行為,,無論是‘不放人’,還是動輒召回,,都讓干部難以沉下心來在基層工作,,甚至助長少數(shù)人的‘鍍金’心理,這是對年輕干部的不負責任,。”陳凱龍說,。
賽場選馬,優(yōu)勝劣汰,。對于被派往基層工作的年輕干部,,組織要密切跟蹤,及時掌握其工作情況,,做到“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如此,既防止少數(shù)年輕干部“混基層”,,也避免一些水平不夠,、經(jīng)驗不足,、能力欠缺的年輕干部在基層無所作為。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授劉靖北認為,,年輕干部派出單位和掛職單位都要強化考核,,通過雙向考核,加大對下派年輕干部的日常監(jiān)督管理,,建立健全考勤考核評價體系,,“考核不能‘一刀切’,注重差異化,,引導年輕干部在基層干事創(chuàng)業(yè),。”
火熱的實踐是最好的課堂。前往基層掛職鍛煉的年輕干部,,各地要結(jié)合干部專業(yè)特長和能力大小,,從鍛煉角度出發(fā),為其安排合適的崗位和工作,,對有潛力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還要讓他們經(jīng)受吃勁崗位、重要崗位的磨練,,要有完整周期,。“要把掛職的年輕干部和當?shù)馗刹恳灰曂实貙Υ屍涑袚厝?、?jīng)受歷練;同時,,鼓勵年輕干部直接到基層任職而非掛職,讓少數(shù)抱著‘鍍金’想法的年輕干部沒有市場,。”甘肅省委組織部有關(guān)負責人表示,。
一般而言,年輕干部工作時間尚短,,經(jīng)歷經(jīng)驗相對欠缺,,到基層工作面臨的問題多、挑戰(zhàn)大,,在這種情況下,,組織關(guān)懷尤不可少。黨建專家指出,,對于到基層工作,、鍛煉的年輕干部,組織除了在工作上指導外,,還應幫助其解決生活難題,,免除后顧之憂,讓他們甩開膀子,,心無旁騖干工作,,在基層一線奉獻青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