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wǎng)訊 關(guān)于孝心,,你是怎么理解的?在小朋友的眼里,,孝心就是媽媽下班回來送上的一個吻;年輕人看來,孝心就是順著父母的心意;老年人認為,,孝心就是子女經(jīng)?;丶遗闩憷先恕J屑o(jì)委監(jiān)委一級主任科員王世耀覺得,,孝心就是對父母的尊敬,、關(guān)愛、照顧……
今年57歲的王世耀曾在部隊服役十五年,。服役期間,,雖離家千里,但他心里總牽掛著父母,,探親休假必回老家,,不是休閑散心,而是深入田間地頭,撲下身子,,幫父母干最臟、最累,、最苦的農(nóng)活,。
回地方工作之后,父母已年老體弱,、疾病纏身,,王世耀每逢雙休日、節(jié)假日,,風(fēng)雨無阻,,必回老家看望父母,把父母每天每頓要吃的藥包好分清,,送回家中,。
“老人一輩子不容易,辛辛苦苦拉扯大了兒女,,做兒女的一定要孝敬老人,,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王世耀樸素直白的話語詮釋了百善孝為先的傳統(tǒng)美德,。
2015年,,母親因肺心病去世,母親的去世,,給父親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整天郁郁寡歡,情緒十分低落,。于是,,更好地照顧父親便成了王世耀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在飲食起居上照顧好父親外,在心理上更是對父親多一份關(guān)愛,,經(jīng)常陪父親聊天,,家門口的公園留下了父子倆散步的身影。
幾年前的一天,,正在吃午飯,,父親手中的筷子突然落地,無法順利拾起,,王世耀意識到父親身體可能出現(xiàn)問題了,,立刻帶著他到醫(yī)院,檢查后得知父親有中風(fēng)的前兆,,并伴有老年心衰等癥狀,,因送醫(yī)及時才沒有造成重大傷害。自此以后,心衰,、高血壓等多種疾病使父親的身體每況愈下,,作為家里的老大,王世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把一腔孝心傾注在了父親身上。
“每天下班回來喊一聲爸,,父親微笑回應(yīng),,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再苦再累都值得,。”王世耀的父親已88歲高齡,,行動不便,有老年癡呆,,且大小便失禁,,需要貼身伺候。他就和父親同住一室,,時刻觀察著父親的身體狀況,。擦屎刮尿、端茶喂飯已是常態(tài),,翻身擦洗,、清理排泄物,他從不厭煩,。為了讓父親的心理得到安撫,,閑暇之余,他和愛人時常用輪椅推著父親去公園散心聽?wèi)?,來緩解疾病給父親帶來的痛苦,。
王世耀至今仍記得把父親從生死線上“搶”回來的那一幕。前年,,王世耀的兄弟和妹妹從外地回來,,想盡盡孝心,便把父親接回老家伺候,。一天中午,,王世耀的妹妹突然打來電話,說父親睡在床上大汗淋漓,,因為王世耀經(jīng)常照顧父親,,也學(xué)了些醫(yī)學(xué)知識,知道這種情況非常危險,,會馬上心臟驟停,。王世耀一邊叮囑兄妹要盡力救助父親,一邊帶著一家老小立即驅(qū)車趕往老家。到家之后,,只見父親平躺床上,,已沒了呼吸,全家人心如刀絞,、淚如雨下,,他們兄妹幾人堅持要搶救,喂速效救心丸,,并實施按壓、人工呼吸,,慢慢的父親有了感覺,,開始口吐白沫、眼睛緊繃,,到晚上終于恢復(fù)了知覺,。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為人子女哪怕有一絲希望也不會放棄,。”王世耀說,,疫情期間,父親也感染了新冠病毒,,高燒39度,,面龐通紅、表情痛苦,,大家都說老人年事已高,,住院治療希望也不大,不如放棄,,讓老人減少些痛苦,,可他總是舍不得父親離去,于是便不顧勸說,,依然決然把父親送醫(yī)治療,。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天后父親順利度過了難關(guān),。
王世耀雖然工作生活在城區(qū),,但十分關(guān)注鄰里鄉(xiāng)親的疾苦冷暖。逢年過節(jié)都會回老家看望長輩,,關(guān)心愛護下一代,,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他們兄妹4人,雖分隔多地,,但從不離心,,作為家中的老大,每當(dāng)誰家有困難的時候,,總能盡心盡力幫助渡過難關(guān),。
“爸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孝老愛親,作為他的孩子,,我們也要將孝老愛親的好家風(fēng)接力下去,,孝敬父母,回報社會,。”王世耀的一言一行烙印在孩子們的心坎上,。
寒來暑往幾十年,王世耀用孝心愛心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鄰居們每次提起他都是贊不絕口,,說他是孝敬老人、關(guān)愛家庭,、團結(jié)鄰里的好楷模,。今年,王世耀獲得“第七屆鄧州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