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wǎng)訊 “我是文化戰(zhàn)線上的一名老兵,,在上班期間,,就對書法接觸多。常說文化站人要做到‘吹拉彈唱,、打球照相,、書畫文章,、迎來送往’的全面技能。”日前,,在小楊營鎮(zhèn)楊莊村,,正在炎熱的樹蔭下給孩子們上書法課的楊建然說。
早聽說,,小楊營鎮(zhèn)有位退休干部,,義務利用節(jié)假日給本村的孩子們教授書法,受到遠近群眾的一致好評,,今日鄧州慕名前來采訪,。
楊建然義務教書法不只是個人對書法的愛好和對傳承文化的推崇與弘揚,一個更直接的原因是:近十年來,,智能手機的普及,,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弊端,。最明顯的是對孩子學習的影響,。年輕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因為年歲和精力的原因,,疏于管理,孩子玩手機上癮,、耽誤了學習,,影響了視力,。
“讓孩子培養(yǎng)一種良好的興趣愛好,對于改變他們不好的習慣很有幫助,。”楊建然說,,本村的一位親戚首先把孫子孫女送來,讓我利用節(jié)假日給孩子們教書法,,已經(jīng)退休在家,,妻子兒女都在鄭州,義務教孩子寫字,,楊建然欣然應允,。
從平時的周末,到寒暑假,,從本村的孩子到鄰村的孩子,。慢慢,前來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多,。無論誰,,只要來,楊建然都盡全力義務服務,。問起為何不收費,,他說,我是國家退休干部,,每月三四千的工資,夠我生活了,。
“老師講得真好!”“老師免費給孩子們講書法課,,很有奉獻精神。”“老干部帶著孩子們學書法,,滿滿正能量,。”……送孩子來學習的家長們交流的話語間,都是贊賞和感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長,,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叫秦浩雄的學生,,從初中就跟著楊老師學書法,。之前,成績不好,,并且學習態(tài)度也很差,,學習不專心、坐不住。兩年的書法學習,,字進步很大,,人見人夸,孩子信心倍增,,練字一坐6個小時,,都沒問題。慢慢地,,秦浩雄在文化課的學習上也可以專心致志了,成績直線上升,,去年中考順利地考上了一高中,。
盡管已經(jīng)立秋,,但是屋里屋外依然酷熱難耐,,樹蔭下稍有涼風,,稍一動依然滿身是汗。楊建然全然忘記這些,,收集來的破舊黑板上,,他一點一橫,、一撇一捺,,一絲不茍,,不厭其煩的為孩子們講解、示范,、手把手地教,。汗水流到臉上,他用手摔一把,,繼續(xù),。
孩子們好像被老師的行為感動了,,他們一個個絲毫也不被炎熱所動,,都專心致志的認真練習,時而與同學互動,,時而拿作業(yè)到楊建然跟前請教。濃濃的學習氛圍,早把酷暑和知了的吵鬧聲趕到了九霄云外,。
“我來學習兩個月了,,楊老師很認真也很嚴格,,所以我的鋼筆字才有這些進步,。過了暑假,我要開始毛筆字的學習,,爭取春節(jié)時,,把我家的對聯(lián)都寫了,。”五年級學生楊毅軒,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看著他的字,,確實比同齡人要工整美觀很多,。
了解中得知,,楊建然義務教書法這些年,學生最多時能達到近30人,。他一個人不僅招呼教學,,還為孩子們燒水,、涼茶,。小小的電熱壺,,一刻也不停歇。怕年齡小的孩子燙著,,他總是在涼好后再喊孩子過來喝,。
問楊建然,義務教書法有無不愉快的事情,,他淡然一笑: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人難稱十人心”,,個別人難理解我“全義務”,說我“露啥能哩”,,那是世界觀不同,,我不祈求人人都能理解我,。
“學生來上課時,,從家里帶來母親新蒸的幾個饅頭,或是一把蔬菜,,也或是一兜紅薯,都讓我深深的感到欣慰,。我不缺這些,但這些是學生和家長的心意,也是對我的理解和支持,。”說這話時楊建然眼里有閃閃的光華。
從學生的口中得知,,近期鄧州、南陽都有中小學生書法比賽,,楊建然正在為部分學生強化輔導,備戰(zhàn)比賽,。
時近傍晚,,楊建然的課程也接近結(jié)束,他給學生們留下了書面作業(yè),,鼓勵孩子們回家后認真練習。“今天下午我們主要是硬筆書法,,以后,,我們的書法課堂內(nèi)容會涉及軟筆,、簡筆畫等多樣化課程,讓書畫這門藝術(shù)潤澤童心,,為孩子健康成長助力,。”楊建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