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wǎng)訊 當前,我市麥播質量整體較高,麥播基礎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今日鄧州來到市農技推廣中心,采訪了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冀洪策,,就小麥的冬前管理請他為農民朋友出謀劃策,。
冀洪策說,近期以來,,我市基本無有效降水,,加之天氣晴好,有風日數(shù)多,,土壤失墑快,,部分麥田口墑不足,不利于麥苗正常生長;加上部分搶墑播種,、播期偏早、播量偏大麥田,,冬前小麥旺長普遍,,不利于小麥安全越冬;還有少部分蔬菜、紅薯田,,小麥播種較晚,因此,,要按照“種子落地,,管字上馬”要求,,立足于全市小麥均衡生產(chǎn),抗災奪豐收,,突出抓好以促根壯蘗,,促弱控旺,培育壯苗,,保苗安全越冬為重點的冬前麥田管理關鍵技術措施落實。
因墑及時補灌,。近期我市沒出現(xiàn)大范圍降水過程,,不利于補充土壤口墑,要依據(jù)降水情況和土壤墑情決定是否澆水,,對于整地粗放,、土壤失墑快、表墑差的麥田應盡早澆水,,以確保出苗整齊均勻的基礎上促進幼苗正常生長,。澆水應采用微灌、噴灌等方式進行,,避免大水漫灌,。澆水后,應在墑情適宜時及時破除板結,,以利麥苗正常生長,。
適時中耕鎮(zhèn)壓。每次降雨或澆水后要適時破除板結,,改善土壤通氣條件,,促進根蘗健壯生長,。對播種偏早、有旺長趨勢的麥田,,要適時進行深中耕斷根或鎮(zhèn)壓,,也可噴施化控劑抑制其生長,控旺轉壯,。各類麥田,,尤其是耕作粗放,、坷垃較多、沒有耙實的麥田,,小麥分蘗后及時進行鎮(zhèn)壓,,以壓碎坷垃,,踏實土壤,,保墑防凍,提高抗逆能力,,促苗穩(wěn)健生長,。要注意的是,,土壤過濕地塊不宜鎮(zhèn)壓,,土壤封凍麥田不能鎮(zhèn)壓,晚播麥要輕壓,,做到“壓干不壓濕”“壓軟不壓硬”“壓輕不壓重”,, 切實把握好鎮(zhèn)壓時機,確保鎮(zhèn)壓質量,。
因苗分類管理,。對地力較差,底肥施用不足,,且冬前有缺肥癥狀的弱苗麥田,,應抓住冬前有利時機追肥澆水,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培育冬前壯苗,。對土壤肥力較高、底肥施用充足,、土壤墑情適宜,,且群體生長正常、個體發(fā)育健壯的麥田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澆水,。
適時化學除草,。冬前麥田化學除草宜在小麥3~5葉期、雜草2~4葉期,、日平均氣溫在6℃以上的晴天根據(jù)草情選用對路農藥適時進行化學除草,。可選用甲基二磺隆防治節(jié)節(jié)麥,,選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復配制劑防治雀麥,選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藥劑及其復配制劑防治野燕麥、多花黑麥草、大穗看麥娘,,選用雙氟磺草胺、2甲4氯鈉,、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雙唑草酮等藥劑防治播娘蒿,、薺菜、豬殃殃等闊葉雜草,。對多花黑麥草發(fā)生嚴重麥田,應在小麥播種后出苗前進行噴霧封殺的基礎上,,于小麥3葉1心期以后,,適時噴施唑啉草酯或甲基二磺隆進行補殺,,確保防效。
有針對性的預防小麥土傳花葉病等病害,。近年來我市小麥苗期土傳花葉病、紋枯病,、莖基腐病有蔓延和加重趨勢,。在科學選有抗耐品種,、種子包衣外,針對往年已發(fā)生的田塊,,要加強預防和防治,。
科學開展冬灌,。要根據(jù)苗情和土壤墑情適時澆好越冬水。若土壤墑情充足,,可不澆越冬水;若土壤墑情較差,,要適時進行冬灌。對晚播麥田,,一般不進行冬灌,,特別是單根獨苗田塊避免澆水。對秸稈還田,、旋耕播種,、土壤懸空不實且播后未進行澆水的麥田必須進行冬灌,以踏實土壤,,促進小麥盤根和大蘗發(fā)育,,保苗安全越冬,。冬灌時間一般在日平均氣溫3℃左右時進行,,在封凍前完成,一般每畝澆水量為30~40方,,禁止大水漫灌,,澆后及時劃鋤松土。
預防低溫凍害,。我市小麥發(fā)生冬前或冬季凍害頻率較高,,對小麥生產(chǎn)威脅較大。據(jù)氣象部門預報,,拉尼娜事件正在持續(xù),,天氣不確定性增大,尤其對播種偏早,、播量偏大出現(xiàn)旺長趨勢的麥田,,若冬前或越冬期遭遇強降溫天氣極易發(fā)生凍害。各鄉(xiāng)鎮(zhèn)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冬前鎮(zhèn)壓和適時澆水的麥田防凍預案,。一旦凍害發(fā)生,要視苗情,、分災情及時采取災后補救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