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號,,農(nóng)歷正月17,,是通信員宋全鑫所在的退役軍人志愿小分隊連續(xù)抗疫的第16天。
當天19:09,,正準備吃飯的通信員宋全鑫聽到一聲消息提示音,,“2020抗擊疫情軍人小分隊微信群彈出一條通知,,23點會有兩車物資到達市疾控中心,需要大家前去卸車,。短短兩分鐘內(nèi),,54人的群里,10人報名,,集合時間為23:00,。
鄧州市退役軍人志愿小分隊由54名退役軍人組成的小分隊。這支“退伍不褪色”的隊伍,,服從命令,,敢于犧牲,雷厲風行,,在疫情期間承擔了我市物資卸載和搬運工作,,并確保高效、高質(zhì)量完成任務(wù),,成為勇挑重擔的急先鋒,。
21:50距離疾控中心最遠的成員陳志,步行近5公里,,先到達市疾控中心,,并在群里打卡。
22:30所有人員集合完畢,,前后間隔1米開始開會,。會議的第一項是通信員宋全鑫為每個人測量體溫,噴灑酒精消毒,,隨后分組,,等待任務(wù)。
22:42隊友們接到習成果隊長的通知,,由于路上關(guān)卡太多,,物資車到達時間延后,暫定第二天早上7:00,。
“萬一物資車又提前到達呢,?”“只能人等車,不能車等人”“物資要第一時間發(fā)下去”當通信員宋全鑫把這個通知告訴隊友后,,隊友們不愿離開,。寒夜微雨,原地等待不是辦法,,在宋全鑫的勸說下,,隊友們同意先回家待命,。
由于交通管制,宋全鑫和隊員們都是騎電車或者步行來疾控中心,。怕出現(xiàn)緊急通知,,無法最快時間趕到,家最遠的陳志沒敢回家,,而是跟著其他3人,,來到宋全鑫家。
一行5人步行到宋全鑫家,,噴灑酒精消毒后進門,,為了避免集聚,相隔1米左右坐著,。“雖然大家回家了,,但是沒人敢睡覺。”宋全鑫和隊友們時不時刷著群里的信息,,隨時準備再次出發(fā),。
第二天早上7:00,宋全鑫和隊友在市疾控中心集合完畢等待任務(wù),。
8:00物資車到達疾控中心,,宋全鑫和隊友按照之前的分工,投入到緊張有序的物資卸載中,。
8:20一車10噸物資全部卸載,,碼好,隨后進行消毒休整,。
8:40在疾控心中的辦公室,,每人端了一碗泡面,或坐或站,,狼吞虎咽吃完,。
8:55,接通知有一批物資達到鄧州市 “小湯山”醫(yī)院即人民醫(yī)院湍北新區(qū)分院,。
9:10,,到達人民醫(yī)院湍北分院后,發(fā)現(xiàn)有50噸物資,,人手不夠,,宋全鑫在群里呼吁增援。隨后陸續(xù)有6人前來增援,。由于一邊要卸車,,一邊等待物資領(lǐng)取單位前來,登記發(fā)放,,卸貨速度放緩,。
將近12點時,,宋全鑫和隊友在物資車旁吃了愛心企業(yè)捐贈的泡面和面包。
15:00物資卸載,、分發(fā)結(jié)束。顧不上想太多,,隊員們或席地而睡,,或靠在箱子上酣眠。
“我們作為退役軍人就應(yīng)該在危急時刻,,沖鋒在前,,在國家和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第一時間站出來,。我相信只要我們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戰(zhàn)勝疫情,盡快渡過難關(guān),。”退役軍人志愿小分隊隊長習成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