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wǎng)訊 在鄧州市湍河辦事處東南約
古陵巍巍 文化悠悠
古陵名叫吾離陵,,是吾離的陵墓,據(jù)文獻記載,,商王武丁,,封其季父曼于鄧,建立鄧侯國,,共傳位22代,,吾離是第十九世鄧侯。
吾離,,名宣,,字吾離,是第一位見于正史的
《山海經(jīng)》,、《列子》載“夸父追日”神話稱,,夸父在渴死時,“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密廣數(shù)千里”,??涓笚壵人摹班嚵帧保褪乾F(xiàn)在的鄧州市林扒鎮(zhèn),,古代稱鄧林鎮(zhèn),。“鄧”由此而來,。神話與傳說,,為鄧州的古老平添了幾分遐想與神往,但有史可考的是,,“鄧州市”夏,、商、周三代為國,,春秋入楚,,置穰邑,秦設(shè)縣,,隋開皇三年(583年)設(shè)鄧州,,1913年改州為縣,,1988年11月,復(fù)稱鄧州,。
另一個傳說和史料記載也可以印證鄧州的古老,。傳說炎黃二帝時,一個以登(鄧)命名的遠(yuǎn)古部落已出現(xiàn)在今鄧州市一帶,,這一部落的首領(lǐng)鄧伯溫曾在黃帝時加入中原地區(qū)的部落聯(lián)盟,,并隨著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睹骷尉膏囍葜尽酚涊d:“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鄧?!弊源耸加朽噰?。商王武丁時,大封諸侯,,公元前1264年,,將其叔父曼封于鄧地,為一世鄧國侯,,國都在今鄧州城,。鄧國第十九世鄧侯,即是吾離,,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國勢昌盛。約于公元前700年病逝,,葬于國都南郊,,即今鄧州市湍河辦事處八里王居委會,。歷經(jīng)2700多年滄桑,,陵存至今,世人謂之“天下鄧氏第一陵”,。
現(xiàn)年74歲的守陵人趙永申老漢說,,從他記事起,吾離陵共有大小七處墳冢,,面積方圓百余畝,,因為盜墓、“文革”期間破壞及人為取土等原因,,后來僅剩五冢,,所以當(dāng)?shù)赜钟腥罕姺Q之為“五離冢”,、“五女?!钡?,叫法不一。到1957年發(fā)現(xiàn)吾離陵并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后,,吾離陵僅有一座大土丘,,政府對它重新進行了修葺,這座陵的大小實際排行第三,,最大的兩座和小一點的兩座早已夷為平地?,F(xiàn)在被整修過的吾離陵呈圓丘狀,高
陵主乃中興之君
吾離在位時正值春秋末期,,列國紛爭,,鄧國雖是侯國,面積卻不很大,,又處在中原南進,、荊楚北圖的孔道上,是南北相爭之地,。吾離積極謀求鄧國發(fā)展之策,,終使鄧國中興。對內(nèi),,他內(nèi)修政理,,大力發(fā)展農(nóng)桑,鼓勵治鐵鑄造,,“鄧師鑄劍”曾聞名天下,。對外,他外結(jié)鄰好,,廣泛與列國建交,,公元前705年,偕同谷國(今湖北谷城)伯贏綏一起聘問魯國,,學(xué)習(xí)周禮,、先進技術(shù)和治國經(jīng)驗等(事見《春秋?桓公七年》《左傳?桓公七年》),次年,,他又參加了楚武王在沈鹿(今湖北鐘祥東)召集的沈鹿會盟,。為了謀求和平,他甚至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先后嫁給楚國和鄭國,,以政治和親方式來謀求安定的周邊環(huán)境。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泛大國因為國力衰微而以和親方式求得和平的屈辱實例,,但在小國星羅棋布的春秋時代,,吾離能以勤政為民的理念、過人的遠(yuǎn)見,,使國民安居樂業(yè),,使小小的鄧國屹立于列國之林,不愧是一位有遠(yuǎn)見的政治家,、外交家,,不負(fù)“中興之君”之盛名。
據(jù)考,,鄧曼所建之鄧國,,歷晃、徽,、慶,、桓、昆,、史,、暉、浩,、杞,、熹、怡,、沛,、璧、淳,、衡,、略、宣(吾離),、尚,、粹至鄧祈侯明淵,共600余年,。至鄧祈侯明淵時,,被楚文王“假道伐申”滅掉,。
“假道伐申”是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假道鄧國攻打申國(今南陽市北邊),鄧祈侯設(shè)宴款待,,鄧國的三個外甥――甥,、養(yǎng)甥、聃甥鑒于楚國對外擴張的野心,,勸諫鄧祈侯不要借道,,趁機把楚文王殺了,,以除后患。但鄧祈侯沒有聽從三甥的勸告,,答應(yīng)了文王借道的要求,。不出三甥所料,楚文王滅申后接著攻鄧,,公元前678年再次攻鄧,,滅掉了鄧國。
鄧氏后裔英才輩出
《辭源》稱,,春秋時,,鄧侯吾離,子孫以國為氏,。唐代《元和姓纂》中載:鄧,,“曼姓,殷時侯國也,。春秋時,,鄧侯吾離朝魯,后為楚文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吾離之所以被后氏子孫奉為鄧姓始祖,根據(jù)筆者與專業(yè)人士的探討,,大致出于以下考慮:也許是吾離在位時的輝煌業(yè)績令后氏子孫值得驕傲,,也許吾離是第一位見于正
吾離子孫在亡國后,,大多仍安居故土,,有的還在楚國做了官。戰(zhàn)國,、秦,、漢,由于戰(zhàn)亂,,官職調(diào)遷等原因,,鄧氏有移居于今四川、陜西,、江蘇等省者,,西漢中葉,鄧氏一支徙居新野,至東漢初,,因族人鄧禹(曼公第47傳孫)為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立下大功及與東漢皇室的親戚關(guān)系,,一躍而成為東漢顯赫的家族。至安帝時,,因有人誣告鄧悝,、鄧弘曾反對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滿,,使鄧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難,。此后,鄧氏后裔開始了不間斷的痛苦外遷,。
據(jù)史料記載,,鄧氏后裔從中原大規(guī)模遷徙主要有以下幾次:
一次是在唐朝初年,遷閩南的漳州,、泉州,;一次是在唐末,遷至福建,;另一次在北宋至南宋期間,,遷至江西、廣東,、廣西等地,,后來在遷徙的鄧氏后裔中又有移居臺灣,進而遷徙海外的,。經(jīng)過3000余年的遷徙發(fā)展,,鄧姓人如今已遍布海內(nèi)外,總?cè)丝诩s700萬,,在我國3000多個姓氏中,,鄧姓居第34位。
在我國分布最為集中的是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分布在香港,、臺灣的多是名門望族,,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20多個國家。
鄧姓人無論遷至何處,,都憑借聰明的智慧,,辛勤的勞動,最終落地生根,,枝繁葉茂,,彪炳于史冊的,就達(dá)200余人,。
最早揚名史冊的鄧姓人,,是春秋末期的法家先驅(qū)、名家鄧析子,;三國時的曹魏大將鄧艾,,蜀漢大將鄧芝,也是聲譽卓著,;明清之際,,福建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鄧伯孫、首領(lǐng)鄧茂七,,清末海軍將領(lǐng)鄧世昌,、鄧廷楨;現(xiàn)代的鄧發(fā),、鄧中夏,、鄧拓、鄧子恢,、鄧穎超,、改革開放的總設(shè)計師鄧小平等作為鄧氏后裔,他們或用高風(fēng)亮節(jié)的氣節(jié),,或用出色的業(yè)績,,贏得著世人的敬仰。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現(xiàn)在鄧州市委,、市政府已把吾離陵作為加強與外合作交流的橋梁和紐帶。撥??顚ξ犭x陵進行了整修,,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工,并多次順利地舉行了海內(nèi)外鄧氏宗親研討會,,鄧氏宗親聯(lián)誼會,,鄧氏宗親祭祖等活動,以吾離陵為陣地,,廣泛吸引鄧氏宗親前來投資,。至目前,鄧氏宗親已通過多種形式為鄧州投入各類建設(shè)資金100多萬元,另外,,還達(dá)成多項合作意向,。
現(xiàn)在,只要你到鄧州來,,只需輕松驅(qū)車10分鐘,,一條干凈漂亮的柏油路就可以直接把你領(lǐng)進四周松柏翳翳,遍地芳草青青的吾離陵,,你可以實地憑吊吾離陵的古老和傳說,,可以親身體會到歷史的厚重和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