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wǎng)訊 鄧州自古以來就是人杰地靈,、藏龍臥虎的地方,。據(jù)筆者所知,,僅在鄧州市內(nèi),,歷史上就出了八個宰相,。他們輔助皇帝,,佐政于朝,,大多政績卓著,,在歷書上有記載或列傳,,可謂歷史上的賢臣名宦,。
剛正不阿的東漢名宦左雄 左雄(,?―138年)是東漢南陽郡涅陽縣(今鄧州市穰東鎮(zhèn))人。漢安帝和順帝時舉孝廉,,后任刺史,、議郎、尚書令(東漢時不設(shè)宰相職權(quán)),。左雄的最大特點(diǎn)是清正廉明,,剛正不阿,指摘時弊,,直顏敢諫,,曾使貪官污吏者斂跡。他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作法深得順帝稱贊,。左雄死后葬于故里,,今鄧州市穰東鎮(zhèn)金雞冢為其墓地。左雄的事跡在《后漢書》中有記載,。
多才多藝的南朝梁尚書右丞劉之遴 劉之遴(,?―548年)是南陽郡安眾縣(今鄧州市汲灘鎮(zhèn))人,曾任梁代中書侍郎,、中書舍人,、南郡太守、尚書右丞等職,。他篤學(xué)明審,,博覽群書,愛好收藏和書法,,著有文史集五十卷,。因其才學(xué)遭湘東王蕭繹之嫉,被湘王毒死,。劉之遴在《梁書》,、《南史》中均有列傳》。
敢與李世民論政的參知政事劉洎 劉洎是南朝梁尚書右丞劉之遴的曾孫,,后徙居江陵,。唐李世民時為尚書右丞、黃門侍郎,、參知政事(副宰相),。劉洎與魏征、岑文本等名臣都是貞觀年間敢于諫諍的諫官,,參加了李世民組織的“貞觀君臣論政”,。后劉洎因擁立李泰為太子,死于皇嗣派系斗爭中?!缎绿茣?、《舊唐書》中均有他的列傳。
忠貞不渝的唐代兩朝宰相岑羲 岑羲為唐代鄧州人,,后徙居江陵。唐中宗李顯時為中書舍人,、中書侍郎和宰相,。睿宗時仍為宰相。岑羲忠貞不渝,,敢做敢為,,削藩集權(quán),維護(hù)了軟弱的中宗,、睿宗皇權(quán)地位,。玄宗李隆基時罷宰相任刑部尚書。岑羲后參與武則天太平公主黨羽,,被玄宗所殺,。因東漢先祖岑彭是鄧州西棘陽人(北魏孝文帝元宏置縣,鄧州市小楊營鄉(xiāng)磚橋村,,今岑彭墓仍存村北),,《新唐書》列傳中稱他為“鄧州棘陽人”。
唯才是舉的唐代兩朝宰相趙宗儒 趙宗儒(746―832年)為唐鄧州穰縣人,,中進(jìn)士后步入仕途,,后為德宗、憲宗兩朝宰相,。他的主要政績是,,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制定了一系列選官用官制度,。趙宗儒的業(yè)績在《新唐書》中有記載,。
《元史》的奠基人成遵 成遵(1308―?年)是元代穰縣(今鄧州市)人,,中進(jìn)士后授將仕郎,、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他奉敕撰定《泰宗,、明宗,、文宗三朝實(shí)錄》,為后來編撰《元史》奠定了基礎(chǔ),。順帝時(公元1356年)升為中書參知政事,,后又升中書左丞,再升丞相。元代蒙古人選用漢人做宰相,,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成遵后來死于太子之爭禍端中,在《元史》中有他的列傳,。
撥亂反正的明代內(nèi)閣首輔李賢 李賢是明代鄧州長樂林)(今鄧州市孟樓鎮(zhèn))人,,中進(jìn)士后為吏部驗封主事。英宗時為翰林學(xué)士,、吏部尚書,、內(nèi)閣首輔(明清兩代不設(shè)宰相職)。李賢的主要政績是,,輔佐英宗,、憲宗兩朝皇帝,唯才是舉,,敢于撥亂反正,。李賢著有許多著作,在《明史》中有“偉哉,!宰相才也,!”之贊。他死后葬于故鄉(xiāng)鄧州市龍堰鄉(xiāng)閣老墳村,。
文韜武略的南明宰輔李永茂 李永茂,,明代鄧州城內(nèi)人。崇禎十年舉進(jìn)士,,任大名府??h知縣,后擢兵部給事中,。明亡后,,李永茂擁立桂王朱由榔繼位,史稱南明,。李永茂任東閣大學(xué)士,、太子太保兼禮部尚書、入?yún)C(jī)務(wù)(相當(dāng)于宰相職),。李永茂著有《西掖焚余》,、《平賊十事條目疏》等著作,是明末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xué)者,,史稱“盡有相才”。永茂48歲時病逝,,歸葬于故里,。
宰相是輔佐君主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高行政官,往往手握大權(quán),,叱咤風(fēng)云,,左右著朝代的興衰。鄧州歷史上的這些宰相文韜武略,、居官清正,、敢于諫言、剛正不阿,,不但在政治上有所建樹,,而且善于著書立說,資政育人,。他們的品行和業(yè)績?nèi)缰檩x玉映,,永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