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坤來是裴營鄉(xiāng)前鄭村村民,左腿高位截肢,,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年來,,鄭坤來“身殘志不殘”,,硬是用一條腿擺脫了貧困,撐起了一個家,。
“哞……哞……”記者來到鄭坤來家時,,他正忙著往牛槽里添加飼料,五頭牛大口咀嚼著,。
“牛的食量很大,,每天都要喂很多食。”鄭坤來一邊忙碌著一邊和記者聊著,。
鄭坤來全家4口人,,妻子患有2級精神病,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家境非常貧困,。2009年,在一次車禍中鄭坤來失去了一條腿,,讓他的身心受到重創(chuàng),,也讓本來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由于看不到生活的希望,,鄭坤來就破罐子破摔,,下茶館、喝酒,,每天渾渾噩噩,。
“那時候,我總覺得天是黑的,,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看不到一點希望,,過一天是一天,。日子過得是吃了上頓,下頓都沒有著落,。”鄭坤來感慨道,。
2016年鄭坤來家被納入貧困戶,市委事務局駐村幫扶隊和村干部多次去鄭坤來家走訪,,向他講述黨的富民政策和勵志故事,。“現(xiàn)在扶貧政策這么好,只要肯干,,就會有好日子,。你就是不管自己也得想想你的兩個孩子,。”這句話,時常在他耳邊響起,。
在駐村工作隊和村鎮(zhèn)干部的鼓勵下,,鄭坤來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過活,他重新打掃了院落,,整理干凈自己的房間,,細心經(jīng)營起分發(fā)給自己的5只羊。于是,,每天早上5點多的時候,,就有村民看到鄭坤來拄著拐杖,吃力地趕著五只羊去溝渠吃草,。放完羊后,,鄭坤來再把羊趕回羊圈,又去地里干活,。
“對我來說,,只有一條腿,干什么都不容易,,但是堅持下來后,,就覺得生活踏實了很多。”鄭坤來說,。
鄉(xiāng)里組織貧困戶免費參加養(yǎng)殖培訓,,每次培訓課堂上,鄭坤來都認真聽,,用心記,。同時,每年還有技術員來他家給羊進行防疫,。在鄭坤來的努力下,,他的羊從最初的5只,發(fā)展到10只,,后來發(fā)展到近30只,。
“養(yǎng)一群羊對我來說有些辛苦,但是看著一只只小羊慢慢長大,,看著羊群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認識到,,自己的付出終有所收獲,。”鄭坤來告訴記者。
前鄭村每月一次的“志智雙扶”活動,,讓鄭坤來受益匪淺,。在“志智雙扶”課堂上,,他開闊了眼界,轉變了思想,,他和大家一起交流養(yǎng)殖方法,,分享成功經(jīng)驗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也變得越來越有信心,。
“雖然家里經(jīng)濟基礎不好,,但在大家的幫助下,他立志奮斗,,重新振作起來,,他的努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人勤地不懶,,他成為我們村貧困戶中養(yǎng)羊最成功的一戶,。”該村會計劉澤娟說。
每逢過年過節(jié),,駐村幫扶隊員更是給他送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這更讓鄭坤來感受到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幫扶干部每次來我家,都會詢問我們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這也讓我的脫貧之路有了更多的底氣和信心,。”鄭坤來說。
一次,,在村里組織的“志智雙扶”活動中,,鄭坤來聽說養(yǎng)牛的效益要比要養(yǎng)羊好,他決定轉行,。今年春天,,他賣了所有的羊,3月份買了兩頭牛,,7月份又買了3頭牛,。
“我買的都是母牛,想通過母牛的繁殖來壯大自己的養(yǎng)牛規(guī)模,。”鄭坤來說。
“這兩年,,在大家的幫扶下,,鄭坤來不僅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得不錯,自己規(guī)劃發(fā)展的思路也越來越清晰了,,他也成了村里貧困戶學習的榜樣,。”駐村第一書記郭從偉說,。
2019年,在駐村幫扶隊員的協(xié)調幫助下,,鄭坤來免費裝上了假肢,。假肢裝上后,鄭坤來干起活來方便了很多,。“要不是黨的政策好,,我這輩子恐怕都沒有好日子過,這輩子也離不開拐杖,。”鄭坤來感動地說,。
現(xiàn)在的鄭坤來能和正常人一樣,行走,、干活樣樣毫不遜色,。前段時間,愛人在醫(yī)院經(jīng)過治療,,現(xiàn)在也能幫助鄭坤來做做飯,、干些家務,這讓鄭坤來也減輕了不少負擔,。
談及自己享受的扶貧政策,,鄭坤來如數(shù)家珍:村光伏發(fā)電1875元;低保全家收益16000元;殘疾人補貼2160元,國控光伏發(fā)電年收益2400元;金陽光合作社年分紅2500元等,,說著說著鄭坤來笑了:“我們家2019年,,已經(jīng)光榮脫貧。”
面對未來,,鄭坤來信心滿滿:“國家政策這么好,,幫扶隊員對我們這么關心,我們自己一定要好好干,,下一步我要好好養(yǎng)牛,,并進一步擴大牛的養(yǎng)殖規(guī)模,我不僅要成為脫貧戶,,我還要走上致富路,。”
鄭坤來的脫貧故事一直為村民們所津津樂道,也讓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轉變了思想,,堅定了依靠自己雙手,,自力更生實現(xiàn)脫貧致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