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初到鄧州,,總會覺得眼前一亮,被鄧州濃厚的學雷鋒氛圍所感染,,想不明白雷鋒與這個城市究竟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我就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外地朋友,也總要耐心地介紹鄧州有五百六十名雷鋒的戰(zhàn)友,,他們在部隊時曾與雷鋒同訓練,、同學習、同勞動,、同休息,,同吃一鍋飯,同舉一桿旗,,是雷鋒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一名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的見證者,。在他們先后從部隊回到鄧州后,始終不忘自己是雷鋒的戰(zhàn)友,,處處事事以雷鋒為榜樣,,不管從事什么工作,堅持立足崗位學雷鋒,,自覺傳承雷鋒精神,,鄧州人親切地稱它們?yōu)?ldquo;編外雷鋒團”,,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編外雷鋒團展覽館是傳播雷鋒精神的主陣地,,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湍河岸邊,。從遠處看,展覽館猶如一面鮮艷的紅旗在叢林之中高高飄揚,,顯得格外絢麗奪目,。在這里人們不僅可以隨時免費進館參觀,而且每年還會舉行“編外雷鋒團”新隊員入隊宣誓儀式,,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年輕人凝聚在一起莊嚴宣誓,,成為“編外雷鋒團”的新生力量。
在鄧州,,我們每天都被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所感動,,每年都能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像“最美護士”“最美清潔工”“熱心好市民”“熱心好學生”這樣的先進典型。他們來自社會的最基層,,都是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正是這些來自最基層人的一件件好事,感動了整座城市,,成為城市的主旋律,,使這座城市顯得更加和諧溫暖。
讓我感動的事發(fā)生在去年四月的一天晚上,,我的電動車在穰城路被扎胎了,,只好艱難地推著車沿途尋找維修門店。初春的夜晚,,氣溫較低,,大街上行人稀少,失去了白天的喧鬧,。街邊店鋪已關門,,我吃力地推車踽踽獨行。街邊的路燈不識時務地把我的影子拉長縮短,,縮短拉長,,越發(fā)讓我感到孤獨凄涼。在仲景路口,,我向“劉記牛大碗拉面”飯店的一位大姐詢問修車的地方,,她說:“把車放門口吧。”看我詫異,,就繼續(xù)對我說:“今天太晚了,沒有修車的,,你明天來修,,等我忙完把你的車推到屋里,。”此時此刻,這應該是最佳的解決辦法,。
第二天,,我不到八點就趕到飯店。大姐看到我,,微笑著對我說:“昨晚太晚了,,不好意思麻煩人,我一早就找人把車修好了,。”她聲音那么輕,,顯得很平淡,我卻被感動的不知所措,,急忙從兜里掏錢:“別掏了,,找人修的不要錢。”大姐說話的態(tài)度是那么的誠懇又堅決,,更叫我不知說什么才好,。
初春的太陽冉冉升起,陽光照耀著大地,。大街上變得熱鬧起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讓人感到溫暖和舒暢,。遠處的灑水車正播放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朝這邊走來,,這優(yōu)美的旋律在鄧州大地上回蕩。聽著熟悉的音樂,,迎著初升的太陽,,一股暖流頓時涌進了我的心房,這位大姐的幫助不正是雷鋒精神的完美體現(xiàn)嗎,?
一個“編外雷鋒團”影響了鄧州一座城,,影響了鄧州幾代人。在我們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需要我們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并世世代代把雷鋒精神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