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評價文學作品,,古人告訴我們一條重要的經(jīng)驗,那便是知人論事,。知人,,即了解作者,論事,,即了解作品創(chuàng)作和發(fā)表的時代背景,。
周武王英年早逝,其生前大女兒下嫁陳國國君,,其余子女尚幼,。成王二年,季女姬蘭,,即武王少姫十四周歲,,該出嫁了。然其舍不得撫育她的叔父,、嬸娘和從小玩到大的兄弟姐妹,,而不愿出嫁。作為親嬸娘的周公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寫信勸嫁。
《桃夭》產生于周朝建國之初,,民諺“桃花運”,,便是典出周公夫人的信,或者說是出自《桃夭》這首詩,。
詩歌《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歌詞的意思是:桃樹繁茂,,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嫁過門,夫妻美滿家順和,。桃樹繁茂,,樹上累累結碩果。這位姑娘嫁過門,,早生貴子后嗣多,。桃樹繁茂,桃葉茂盛真鮮活,。這位姑娘嫁過門,,齊心攜手家和樂。
《桃夭》是全書305篇中的第六篇,,它在《詩經(jīng)》中的地位很為突出,。整個商周時期,生產力水平還很低下,,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單位,,每個人都仰仗著家庭迎接困難,戰(zhàn)勝天災,,爭取幸福生活,,當然希望家庭和睦、團結,。娶親是一件大事,,因為它關系到家庭未來的前途,所以,,對新人最主要的希望就是“宜其室家”,。
詩以桃花起興,為新娘唱了一首贊歌,,塑造出十分生動的形象,。把少女比喻為鮮艷的桃花,在當時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嫩嫩的桃枝,,鮮艷的桃花,。姑娘今朝出嫁,把歡樂和美好帶給她的婆家,。”原文短短的四字句,,傳達出一種喜氣洋洋的氣氛。
在夸了即將出嫁的新娘的美貌之后,,詩意開始延伸,,人們隨之將目光投向婚后的生活:新人過門后,若能讓一大家子都和睦幸福,,僅有美麗的臉蛋是不夠的,,必得有顆善良的心,才能讓公婆姑嫂叔伯接受,,才能被夫家的人所接納,,日子才能和順美滿,其樂融融,。古禮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新婚夫婦的小家為室,,而與父母等共處為家。男女結合才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組成家庭的開始。這首詩反映了這樣一種思想:一個姑娘,,不僅要有艷如桃花的外貌,,還要有“宜室”“宜家”的內在美。在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中,,艷如桃花,,只不過是“目觀”之美,只有具備了“宜其室家”的品德,,才能算得上美麗的少女,,合格的新娘,美和善相比,,善是第一位的,。
《桃夭》的寫法也很講究。三個段落看似只變換了幾個字,,反復詠唱,,實際上作者是很為用心的。頭一章寫“花”,,二章寫“實”,,三章寫“葉”,,利用桃樹的三變,表達了三層不同的意思,。寫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麗;寫實,,寄望于女子出嫁后繁衍后代,;寫郁郁蔥蔥的桃葉,正是期盼未來開枝散葉后有一派興旺景象,。從桃花到桃實,,再到桃葉,三次變換比興,,勾勒出人們對男婚女嫁的殷切期盼,。古人通過桃花似的外在“美”,巧妙地和“宜”的內“善”結合起來,,表達著人們對家庭和睦安居樂業(yè)生活的美好向往,。
《桃夭》語言極為優(yōu)美,又極為精煉,。除了每章首句重復出現(xiàn)“桃之夭夭”展示鮮明的形象外,,還巧妙地將“室家”變化為各種倒文和同義詞,而且反復用一“宜”字,。一個“宜”字,,揭示了新嫁娘與家人和睦相處的美好品德,也寫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給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鮮的血液,,帶來和諧歡樂的氣氛,。這個“宜”字,擲地有聲,,簡直沒有任何另一個字可以代替,。
賞詩重在進入意境。默默地讀幾遍,,然后展開想象的畫卷,,你會看到千年前,在那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千年的風從那片“灼灼”的桃林中穿過,搖曳著艷麗的桃花,,婀娜著多姿的桃枝,,似乎有醉人的馨香撲面而來。但你分不清這是什么香,,因為你仔細去看,,在桃花叢中,,隱約著一個款款移動的女子,少女的清香與花香混揉在一起,,這是快樂的味道,。雖然當時是描摹貴族女子出嫁的場面,但擴展開去,,社會上的任何男婚女嫁不是如此呢,?
不管怎樣,“桃夭”是中華民族延續(xù)到現(xiàn)在的喜慶與祝福,,就是今天,,我們也同樣祝愿著如桃花般的女子,“之子于歸”,,能夠生活美滿,,家庭幸福,“宜其室家”,。聯(lián)系到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即使到了近代,農民娶親仍要“歌《桃夭》三章”,,便很容易理解這做法的意圖,。因為它傳達著對美好生活的祝愿,承載著萬古不變的崇善崇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