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市殘聯(lián)干部李成偉到景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起初,村民們對這個第一書記并沒抱太大希望,認為只是走個過場,,改變村里落后的現狀,摘掉貧困的“帽子”只能是夢想,。3年過去了,,村民們卻目睹著村子一天天在改變,村民的生活也正在被改寫,。
“李書記是真心來幫助我們村的”
“我剛來景營村的時候,,這里真落后,。村里的道路沒有路燈,一到晚上到處都是黑黢黢的,。村民們吃完晚飯后,,除了看電視,就是湊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的嘮閑嗑,。”談起剛進村的感受,李成偉說,。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李成偉決心要改變景營村的村容村貌。他俯下身去,,扎根農村,,無論刮風下雨,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村民有需要,,他都會第一時間為大家?guī)兔怆y題。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摸底,,悉心收集,、歸納和總結致貧原因,李成偉與鎮(zhèn)黨委,、政府和村支兩委一起,,制定了景營村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和精準扶貧方案,為景營村勾勒出了一幅打基礎,、興產業(yè),、促發(fā)展的美好藍圖。
“李書記是真心來幫助我們村的,。”村民們此前的質疑聲變成了句句肯定,,慢慢接納了這個駐村第一書記,村民們之間也變得更加團結,。原來的景營村,,集體經濟上不僅沒有任何收入,而且負債累累,,發(fā)展的包袱相當沉重,。要改變落后,就要發(fā)展村集體經濟,,李成偉通過召開座談會,、入戶走訪等形式,讓群眾了解到合作社的好處,,大家紛紛加入“景營村生態(tài)有機農業(yè)合作社”,,為村集體經濟長遠發(fā)展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認識奠定基礎。
為解決景營村基礎設施問題,,李成偉積極聯(lián)系各相關職能部門,,使景營村近3公里的村道得到硬化,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雨天小孩上學還要大人背著去”的難題;籌資3萬余元為村部,、學校安裝籃球架,、乒乓球臺等。一樁樁一件件,,讓村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李書記為民辦實事的熱心,,受到了全體村民的一致好評。
李成偉對景營村的貢獻不僅僅如此,。作為市殘聯(lián)派駐景營村的第一書記,,他在做好駐村工作的同時,還為村子爭取到省殘聯(lián)的兒童康復,、輔助器具等重大項目資金,;又從市殘聯(lián)爭取殘疾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項目資金等。讓村里的殘疾人得到實惠,,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掌握了技術,無論走到哪兒都不怕”
要讓貧困戶脫貧,,必須要讓他們學會自身“造血”,。對此,李成偉因戶施策,,為貧困戶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的脫貧措施,。
17歲的楊品,父親因病去世之后,,家中只有患病的母親和弟弟,、妹妹4人相依為命。為了謀生,,15歲的妹妹無奈輟學外出打工,,掙些零錢貼補母親的醫(yī)藥費和弟弟的生活費。“我媽媽常年有病,,失去勞動能力,,弟弟又在上學,,家中離不開人照顧,,我雖心疼小妹掙錢不易,,但實在無能力幫助她。在家種了幾畝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楊品談起父親去世后的家庭狀況,抹著眼淚說,。
李成偉得知楊品家的現狀,,既震驚又難受,決定要徹底改變楊品家的生活條件,。他積極地四處奔走,,為他們辦理了低保,讓其一家享受了各項補助政策,。又在村里給楊品安排了一個文化信息員的公益崗位,,每月能領到400元的工資。
“李叔叔多次告訴我,,如果掌握了技術,,以后無論走到哪兒都不怕。他聯(lián)系村子里的電子廠,,讓我在那里學習技術,,現在每個月能掙兩三千元呢,真的是太感謝李叔叔了,。”現如今,,楊品一家在李成偉的幫助下,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群眾利益無小事,,只有真正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落到實處,,才能擔起那份沉甸甸的信任,。”李成偉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在基層最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書寫著自己的“扶貧心得”。
圖為李成偉到貧困戶家中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