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jié),,伴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嗒嗒嗒”的縫紉機聲在羅莊鎮(zhèn)周郝村此起彼伏。走進羅莊鎮(zhèn)韻盈針織品有限公司,,“帶貧車間”四個大字格外醒目,。車間里,,幾十名工人正忙著剪裁、勾線,,大家都神情專注,。自2016年以來,這家“帶貧車間”為羅莊鎮(zhèn)不少貧困戶圓了致富夢,。
貧困戶穩(wěn)定脫貧,,就業(yè)是關鍵。羅莊鎮(zhèn)就近就業(yè)的“帶貧車間”作為增加群眾收入、轉變群眾觀念的有力抓手,,按照“政府搭臺,、企業(yè)唱戲、農(nóng)戶參與,、市場運作”的思路,,探索建立了“企業(yè)+車間+貧困戶”模式,引導扶持企業(yè)和勞動力精準對接,,吸納貧困勞動力,、留守婦女就業(yè),取得良好效果,。
“在家門口的‘帶貧車間’務工,,不僅能照顧家,而且每月還能掙到不少工資補貼家用,,計件算酬,,干得多就得的多。”在韻盈針織務工的馬崗村貧困戶馬寶成說,。
馬寶成是馬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60多歲,因其兒子患有腦疾,,妻子患病,家里的生活全依靠他,,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聽到‘帶貧車間’招人,我就過來了,。已經(jīng)在這里干一年多了,,所有雜活我都干,一個月下來能賺2000多元,,比在外打工強多了!”
和馬寶成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該村貧困戶余金鳳,。50多歲的她,因患有疾病干不了重活,,老伴早些年去世,,女兒已經(jīng)出嫁。“我一個人在家里閑著,,過了今天都不知道明天咋辦,。”回想過去,余金鳳難掩愁容,。如今,,她在韻盈針織品有限公司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工廠專門安排師傅教我,勾勾線頭,、收收邊這些小活,,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熟練了,我腿腳不太好,,工廠允許我?guī)Щ丶易?,一個月有將近2000元的收入,比以前整天閑在家里好多了,。”
“我們的工種比較簡單,,沒有技術門檻,只要有時間,,認真學習,,誰都能干。”韻盈針織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肖沖說,,“帶貧車間”的工人基本上是周郝村和周邊村勞動能力偏弱的老人,、婦女等留守人員,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車間實行彈性工作時間,,每月計件取酬,“對于行動不便的困難群體,,可以把待加工材料帶回農(nóng)戶家里做,,公司安排上門回收。”
目前,,該公司有全日制在職員工36人,,非全日制員工60多人,吸納貧困務工人員10人,。
據(jù)羅莊鎮(zhèn)扶貧辦負責人介紹,,該鎮(zhèn)不少企業(yè)主在外打拼多年,積累了資金,、技術,、人脈和經(jīng)驗后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把車間建在了村里,,讓留守婦女和貧困群眾能夠就近就業(yè),。村民只要上工時間相對固定,收入一般都在一千元以上,,高的能達近3000元,。
一位女工告訴記者,她在韻盈針織品有限公司上班,,一個月能掙1500至3000元不等,,以前也曾長期外出打工,除去各種開銷,省吃儉用也只能勉強度日,,如今,,在這里不僅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而且每個月基本到手的都是“凈錢”,。
打工何必去遠方,,“帶貧車間”趕工忙。對許多需要脫貧致富的農(nóng)民來說,,家門口缺機會,,出遠門有顧慮,總是陷入兩難,。在外打工,,表面上看收入高一些,但開銷也大,。如果可以在家門口工作,,不用租房子,收入少點但是支出也少,,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照顧家人,。
“我每天都來這里打工,工資每天在100元以上,,掙錢的同時還能把地里的莊稼搞好,,一舉兩得。”正在車間做工的貧困戶劉蘭芝說,。
劉蘭芝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里的經(jīng)濟來源主要靠務工和種植傳統(tǒng)農(nóng)作物。自去年5月份到“帶貧車間”,,目前她已是鞋廠的一名熟練工。有了固定的經(jīng)濟收入來源,,她家順利脫貧 ,。
“之前我就是一個家庭婦女,除了下地干活,,其他啥也不會,,現(xiàn)在學會了踩縫紉機,有時候我還帶回家里做,,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家照顧了,錢也掙了,,兩全其美,。” 劉蘭芝自豪地說。
小小的車間內繁忙的生產(chǎn)線,已為村民在家門口架起一道通往小康的“幸福橋”,。該鎮(zhèn) “帶貧車間”自成立以來,,已吸納貧困勞動力500多人,通過走“扶貧車間+貧困戶”的模式,,為如期脫貧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扶志以自強。許多既無致富產(chǎn)業(yè),、又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經(jīng)過培訓,,在‘帶貧車間’這個脫貧路上的‘加油站’,就了業(yè),、掙到了錢,、改變了家庭的貧困面貌。通過‘帶貧車間’建設,,羅莊鎮(zhèn)也逐步走出了一條群眾增收,、產(chǎn)業(yè)發(fā)展、企業(yè)壯大,、多方共贏的脫貧攻堅新路子,。”該鎮(zhèn)黨委書記路淼說。?